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经典文献-正文
雄师百胜的奥秘
赵占豪
//www.workercn.cn2014-12-08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一部波澜壮阔的军史,既是人民军队不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胜利史,也是“听党指挥”这一优良传统千锤百炼,从而浸于血脉、融入基因、固化成魂的锻铸史。

  1840年以来,围绕着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先后有多支武装力量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接受了时代的检验。曾经令李自成农民大军魂飞魄散的“八旗铁骑”那时早已在声色消磨中变得兵娇将惰、不堪一击,从替之而生的满清“绿营”到纵横一时的太平军,从袁世凯编练的新军到民国政府的国民革命军,有的规模不可谓不庞大,有的装备也不可谓不精良,但在风雨如晦、列强环伺的近代历史上无不黯然退场。

  1927年8月1日,一支孤军在南昌城里揭竿而起,面对血雨腥风毫无惧色,历经坎坷而不散、遭遇挫败又奋起,愈战愈勇、愈战愈强,不过20多年,打败不可一世的日寇,埋葬蒋家王朝,建立起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人民的百年夙愿。这其中的奥秘何在?

  对比之前的军队,我军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有着“听党指挥”的建军强军之魂。

  人无魂不立,军无魂不强。无魂之人乃行尸走肉,无魂之军乃乌合之众。近代以来的几支军队,不是一家一姓之工具,就是军阀集团内斗之武装。即使是曾以革命面目登上历史舞台的国民革命军,在昙花一现后也终因无法化解军阀派系之基因而丧失战斗力。这样的军队,怎能担当起历史和人民的重托?这也是为什么同样一支国民革命军,在北伐时尚能一路奏凯,而在十多年后却出现数万大军面对百余日寇束手无策的奇闻。原因无他,盖无魂也。

  我军则不同,自建军之初,就逐步建立起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治工作制度,始终坚持党指挥枪而决不允许枪指挥党,从而避免了重蹈覆辙,确保了始终听党指挥,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中国共产党适时赋予我军新的精神高度和正确的前进方向,因而激发出我军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军魂是战斗力的根本动力源。我军因为军魂牢铸,所以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面对强敌毫不畏缩,浴血奋战;因为军魂牢铸,所以才“特别能牺牲、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因为军魂牢铸,所以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军魂连着战斗力,因而其既为敌人所惧,又是敌所必攻。从革命战争年代的反动派到今天的国内外敌对势力,一直费尽心机围绕“蛀”魂大做文章。他们都清楚:只要我军放弃了党的领导,战神阿波罗的尖矛利盾就会变成阿喀琉斯之踵,战胜我军也就指日可待。因此,军魂可谓是我军的“命根子”,是我军的生命和力量之本。

  铸牢“命根子”,必须强化“生命线”。只要我们让政治工作真正发挥好生命线作用,军魂就会持续发挥震慑敌胆的威力,确保我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