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www.workercn.cn2017-10-27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党的十九大报告,凝结了伟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吹响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的时代号角,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凝聚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力量、开启新征程的历史性盛会。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绘就了新时代伟大梦想的宏伟蓝图,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深刻认识党的十九大的划时代里程碑意义

  党的十九大,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划时代的里程碑。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凝结了伟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吹响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的时代号角,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宣示旗帜和道路的政治宣言。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党的十九大明确宣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这些重大论断,进一步坚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战略定力、政治定力和前进定力。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党的十九大在旗帜道路问题上作出的历史性抉择,必将进一步聚合起13亿多中国人民共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磅礴之力,指引我们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进到新境界。

  贯通初心和梦想的战略设计。对中国共产党人而言,初心是从党成立那天起就树立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雄心壮志。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而言,梦想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建立了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十九大召开这个重要历史关头,承接厚重历史,赓续红色基因,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写入大会主题。同时又面向新时代新征程,宏阔擘画决胜全面小康、走向强国复兴的目标蓝图,有了这样的战略设计并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我们就能承前启后,推动形成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时代洪流,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推向光明的未来!

  引领奋斗和决胜的精神旗帜。历史表明,越是伟大的胜利,越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奋斗,越需要精神旗帜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还有不少重大挑战需要我们有效应对,还有不少重大风险需要我们坚决抵御,还有不少重大阻力需要我们顽强克服,还有不少重大矛盾需要我们强力解决。我们要实现从奋斗到决胜的跨越,就一刻也离不开精神旗帜的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旗帜,凝聚了我们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来的全部智慧和厚重经验,是放射着真理光芒的“金钥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真经”。掌握了这把“金钥匙”,我们就有了改造思想、加强修养、指导实践的“看家本领”和锐利武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高举起这面旗帜,我们就有了凝心聚力的精神内核,就能在各种复杂环境和艰苦斗争的考验中知所趋赴、奋勇前行、决战决胜。

全面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和长远角度,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行动指南。报告主题鲜明、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通篇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图大略和伟大创造,我们必须深刻学习领会。

  关于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辨方位而正则。”党的十九大报告标定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科学判断,是整个十九大报告的逻辑起点和出发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以改革开放近40年光辉历程,特别是十八大以来5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为现实依据的。十九大报告从10个方面阐释了5年来取得的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成就,以及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这些成就和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报告进一步从中国历史性变迁、社会主义发展、人类现代化道路三个维度对新时代的重大意义作了全面阐述,从五个方面对新时代的科学内涵进行了深刻揭示。立足新时代,报告提出了另一个全新的重大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要求我们一方面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另一方面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历史方位决定历史使命。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这几个方面,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充分凸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

1 2 共2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