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理论

文教

在守正创新中再上新台阶

赵 彤
2020-05-21 07:17:03  来源:人民日报

  为什么要讲好“小正大”故事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主旋律影视创作应该坚持以人民群众这个历史主体为主角。从作品接受的角度看,观众对影视剧中角色身世和身份的认同感,是影响作品接受效果的重要因素。从影视作品产生的社会效果来看,角色与观众的身份交集越大,人物对观众的“示范”作用越强,作品的传播力也就越大。

  小人物、正能量、大情怀,是新时代主旋律影视创作突出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创作观。近年取得双赢效益的电视剧,如《马向阳下乡记》《绝命后卫师》《平凡的世界》《父母爱情》《最美的青春》《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鸡毛飞上天》《大江大河》等,都是从塑造普通人角色开始,讲述普通人成长与成熟的故事。《绝命后卫师》中红34师师长陈树湘在战壕的时间比在指挥部多,更像个战士;《鸡毛飞上天》里的陈江河、骆玉珠,《大江大河》里的宋运辉、雷东宝和杨巡,也都是乡下人出身。

  主旋律影视创作由“高大上”转变为“小正大”,转变的是风格,而不是内涵,宏大叙事并没有退场,而是转场了。宋运辉、雷东宝、杨巡的气质就是改革开放时代风貌的一种折射,陈树湘、赖老石头乃至六千闽西红军牺牲在长征的征途上,一届届右玉县委书记手持铁锹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国家和民族的大业永远站在他们的身后。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注重“微”“小”的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仅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还要塑造好人民群众形象,呈现好老百姓的时代新生活。

  新时代如何创作出中华民族的新史诗

  从影视大国到影视强国的转变过程中,创作者理应树立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自觉追求主旋律创作,把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精彩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

  今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同亿万人民一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主旋律创作应当主动与年轻人结合,把青年作为主体观众。

  新时代的青年群体,是“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群。从物质条件来看,他们经历了我国基本由短缺经济到局部过剩的时期;从文化资源来看,他们所接受的来自域外的社会文化信息丰富多样,而且来自发达国家的信息占主体;从求学就业状况来看,他们开始进入激烈竞争的社会,而且是一个流动性很强的社会,他们的职业遍布外企、民企、国企等各种所有制机构,从田野乡村到跨国公司都有他们的身影。这些社会关系的变化,不能不影响到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在他们当中,“甘当螺丝钉”的情怀和“想当螺丝刀”的抱负都有。这些年,许多电视剧中的高管角色,无论家族传位的还是白手起家的都很年轻。这里面固然有选择当红演员的营销考量,但不能不说,这样的人设也满足了青年观众的自我想象。而且,80后主创团队已经成为影视创作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价值观自然会投射在作品中,他们也承担着传播核心价值观的重任。主旋律创作一方面要解决“老故事”的青春化表达问题,积极吸引青年观众群体;一方面要引导和支持青年群体的主旋律表述,为主旋律注入新的正能量。

  《在远方》这部剧中,刘云天带着几个年轻人开发短视频技术,一个小伙子问: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是什么?几个青年人一起回答:升级啊!新时代的主旋律影视创作需要在守正创新中实现升级,创作出中华民族的新史诗。

  (作者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1 2 共2页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遏止招聘地域歧视不能只靠劳动者较真

    要想真正有效遏止招聘地域等歧视的发生,就不能止于劳动者的独自较真,而是需要多方合力工作发力来应对。

  • 【问题探讨】不可抗力规则在涉疫案件中适用性探讨

    就疫情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能否适用不可抗力规则的问题,还有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的空间,可采取分类调整的总体思路。因疫情暂缓复工行业可适用劳动合同中止,因疫情导致经营困难企业可适用情势变更,同时,可参考域外经验完善劳动政策。

  • 【前沿观察】充分发挥稳岗补贴的“稳就业”效能

    按照北京市人社局的安排,从5月6日起,多项稳就业和支持中小微企业政策开始落地实施。根据此前颁布的稳岗培训补贴和临时性岗位补贴两项政策,北京市将分4批公布重点行业中小微企业名单,名单内企业可叠加申请上述两项补贴政策。

  • 【工作研究】复工复产中企业工会工作应对思考

    随着企业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尽快摸清疫情对企业工会工作产生的影响,并及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是做好企业工会工作的当务之急。要强化政治引领,认真履责,切实维护好广大职工合法权益,提高应变能力,践行服务宗旨,努力提升关爱服务职工效果。

访谈

文献

  • “习惯重于方法”

    胡适强调读书治学须养成“勤、谨、和、缓”的良好习惯。

  •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始终重视调查研究,并带头积极践行。如今,我们已步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党员干部很有必要把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传承好、发扬好。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