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寓教无形 俱乐部拓宽思政平台
——以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为例
王菁华 孙海清
//www.workercn.cn2015-06-03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人才对于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向国家输送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如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学院创新体育课程建设,拓展第二课堂,以“体育俱乐部教学”为依托,打造了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

  勇于创新,俱乐部式体育教学由单一变“花样”

  自2008年9月开始,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先后成立了武术、瑜伽、健身、游泳、攀岩等20余个体育俱乐部。近年来,学院以“体育俱乐部”为平台,创新体育教学管理模式,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实现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和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俱乐部教学模式灵活多变,趣味性和针对性强,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身条件自由选择,它能够弥补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诸多不足,而作为传统体育教学的补充和延伸,现已与学生学分相互结合。体育俱乐部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各年级学生均可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俱乐部。俱乐部制改革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大大提高了运动项目的普及程度,同时也提高了学院体育运动水平、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李婷是会计专业大三的学生,她说刚上大学时,课余时间特别多,也不知道应该干什么,所以没事就和同学一起上网、逛街,要不就缩在被窝里,把时间都浪费了,可自从参加了瑜伽俱乐部以后,不单单是身体素质提上去了,整个人精神面貌也不一样,大学过得特别带劲。

  体育俱乐部接地气有人气,成就校园文化新亮点

  学院坚持围绕“文化育人”这个中心,建立了特色鲜明的“一二五”校园文化体系,以“文化育人”为中心,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开展。体育俱乐部作为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二五”校园文化体系中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

  体育俱乐部在学生中拥有极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通过体育俱乐部,学生可以全面了解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而学生之间的交流切磋,具有体育课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在传统项目上,体育俱乐部起到很大的宣传带动作用,由俱乐部发起的不定期比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及竞技水平。学生始终站在时尚的前沿,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很多新兴的体育项目,也通过体育俱乐部被带入大学校园,如飞盘、定向越野、攀岩、轮滑等,甚至成为一些学校参加比赛的夺奖热点。

  变被动为主动,体育俱乐部教学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天地

  以体育俱乐部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填鸭式教学的弊端,增强了趣味性,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自觉自愿地去接受思想的洗礼。以俱乐部授课为教学模式,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充分结合起来,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延伸。俱乐部教学将体育精神的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结合,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把俱乐部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教育过程发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更加潜移默化。

  今后,学院将进一步提升体育俱乐部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对体育精神的凝练,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教学形式,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加多样的载体,同时,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力保证。总之,通过体育俱乐部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学院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明显加强。“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观念逐渐形成,同时,体育俱乐部也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