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崛起
刘亚洲
//www.workercn.cn2015-08-31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二、中国共产党人是重塑民族精神的中流砥柱

  民族精神所蕴含的巨大能量,总是在民族危难时被唤醒并迸发出来。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入侵,使中华民族濒临亡国灭种的境地。中国之所以能够绝地反击,最终战胜日本法西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先进政治力量的引领。抗战中,中国共产党人秉持民族大义,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历史重任,激起全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重塑了中华民族精神,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抗战到底的坚定决心和正确主张,展现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燃起了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觉醒。“九一八”事变后第三天,中国共产党发出抗战宣言,接着连发三份宣言和决议。在这场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战争中,日本军国主义把整个国家全面转入战时轨道,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实行《国家总动员法》,对国民实行半强制性管制,同时在中国占领区推行奴化教育。中国共产党则坚持坚决抗战、全面抗战,提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创造了一整套激励民族精神的有效办法,在动员全民族反抗侵略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特别是武汉沦陷后,国内“速胜论”“亡国论”盛行,欧洲战场多国相继沦陷,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分析战争形势,提出了持久战的总方针,鼓舞全国军民抗战到底,在全国推动形成了抗日斗争的热潮。“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成为民众积极投身抗战的真实写照。一大批知识分子以笔代枪或投笔从戎,坚持抗战到底。在大江南北的抗日战场上,无数中华优秀儿女因为有以死报国的绝对信仰,坚信牺牲自己就能换取中华民族子孙万代的独立自由,所以勇往直前、慷慨赴死。

  中国共产党人以自身不怕牺牲、英勇战斗的模范行动,激发和弘扬了中华民族抗暴御侮、血战保国的精神传统。毛泽东对抗大学员说:“我们抗大的人,不能有一个人是不抗战到底的!”“一定要全体一致,抗战到底!”与此同时,疯狂至极的日本军国主义也在动员,东条英机给日军制定《战阵训》,要求“百事不惧,沉着大胆,处理难局,坚忍不拔,以克苦难,突破一切障碍”。

  敌后抗日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取得了辉煌战果。《新华日报》这样评论敌后战场:“在困难万分的物质条件下,完全得不到一点接济,却能够发挥创造的天才,运用陈旧落后的武器,产生这样新奇的战术:”麻雀战‘’地道战‘’吸弹巢战术‘’礌石滚木战术‘……“抗日期间的共产党人,为了救国救民,或沥血孤营,或横刀敌阵,或战死疆场,或宁死不屈。左权、彭雪枫、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等一批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的将领为国捐躯,出现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等忠烈群体。”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中国共产党人以最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义和最顽强彻底的拼搏精神,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激起了中国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豪情,形成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的伟大抗战精神,立起了新的民族精神坐标。

  中国共产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正确主张,倡导建立并积极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把中国人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发挥到极致。近代中国积贫积弱、一盘散沙。然而,一个民族潜藏的民族精神和内在生机,在事关民族存亡的历史关头,总会由代表民族希望和未来的先进群体以博大胸怀、远见卓识和历史担当激发出来。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毛泽东指出,中国抗战存在着两种政策和两个前途,即我们的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政策和国民党单纯政府抗战的政策,坚持抗战到胜利的前途和大分裂、大叛变的前途。我们的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最基本的方针是持久战。在中华民族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下,国共两党化敌为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的一面旗帜。毛泽东说:“这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这将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的作用。”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民党正面战场与共产党敌后战场,军队与老百姓,军事斗争与非军事斗争,外线作战与内线作战相互配合;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抗战成为中华民族由涣散分裂到团结统一的转折点,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使日军陷入困境,走上覆亡之途。

  中国共产党人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结合起来,联合其他反对法西斯的国家和人民共同反对侵略,极大地弘扬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反对侵略、捍卫正义的精神追求。在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前,毛泽东与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谈话时就提出:“我们主张中英美法苏五国建立太平洋联合战线,否则有被敌人各个击破的危险。”在中国独立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困难时期,中国竭力向世界宣传“和平不可分割”,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从德国闪击波兰、击溃英法联军,到德军进攻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中国一再呼吁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1942年1月,国际反法西斯阵线形成,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的抗战既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正义力量的大力支援,也以派遣远征军等形式与其他国家人民并肩战斗。在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击时间最长,付出的代价最大,牵制和消灭的日军最多。中国的顽强抗战,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减轻了苏联卫国战争之忧,有力支持了美国太平洋战场作战,为维护人类和平与正义,最终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英国军事评论家富勒在评价二战时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死战,这正是由于中国抗战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局给予了重大影响的结果。”

1 2 3 共3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