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理论

财经

做好绿色发展的“加减乘除”

葛贤平  黄鹏
2020-06-09 10:20:46  来源:安徽日报

  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安徽绿色发展的“底色”直接影响着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成色”。因此,安徽要做好绿色发展的“加减乘除”法,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为全力打造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样板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做好“加法”,增强生态意识,提升绿色发展软实力。生态污染尤其是环境污染体现在水里、空气里和土壤中,但根子却出在人的思想认识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彻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坚持绿色发展,努力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力营造绿色发展的正能量。只有思想上对标对表,行动上紧跟紧随,才能在执行上坚定坚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称赞安徽山水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美好,叮嘱“要把好山好水保护好”。围绕如何保护“好山”,要以全面建设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为契机,明确五大任务,即“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围绕如何保护“好水”,要全面推行和深化“河(湖)长制”改革,落实七项举措,即“禁新建、减存量、关污源、进园区、建新绿、纳统管、强机制”。

  做好“减法”,攻坚污染防治,释放绿色发展新动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同向发力,厚植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坚持问题导向,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两次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处理好保护和发展、治理和修复、当前和长远的关系,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确保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五控”即控煤、控气、控车、控尘、控烧为抓手,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做好“五治”,即治理城镇污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水源地污染、治理工业污染、治理船舶港口污染,扎实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坚持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从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做好“乘法”,强化创新驱动,激发绿色发展新活力。坚定不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提出的“下好创新先手棋”的重要指示,在高层次创新共建上聚焦发力。发挥安徽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等优势,推进皖江城市带联动发展。要提升发展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突出“承接”导向、“示范”功能和“中心区”定位,注重“高”“新”“绿”产业导向,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进而释放创新驱动的叠加裂变效应,打造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带。要抓住安徽正在高质量打造“一圈五区”发展新格局的机遇,提升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等“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分平台能级,合力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推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对绿色发展的技术支撑和实践融通。探索将生态优势、创新驱动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通道,为长三角绿色发展一体化探索路径和提供示范。

  做好“除法”,打通发展梗阻,增强绿色发展承载力。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重点在协同“大保护大治理大修复”上聚焦发力,一体守护好长三角“生态命运共同体”。要做好协同“大保护”,扎实推进“两廊两屏一区”建设,运用好保护与开发的辩证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保护为主,绝不搞破坏绿色发展的开发。高标准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高水平建设好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研究建立跨流域生态补偿、污染赔偿标准和水质考核体系,巩固提升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要做好协同“大治理”,大力推动跨界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固废危废联防联治。对于排查出的“散乱污”企业要坚决及时依法依规整治,同步提升发展的“含绿量”和“含金量”。要做好协同“大修复”,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对800里皖江实施沿江岸线分级管控措施,优化沿江产业布局,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同时确保淮河干流、新安江干流、巢湖等修复和治理力度只增不减。

  (作者单位: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铜陵学院基地)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期待更多农民工“被看见”

    很多新生代农民工从事各种技能工种,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作出特殊贡献,如何提升这一群体的职业尊荣感,成为一道紧迫的现实课题。

  • 让职业教育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相比较普通教育而言,职业教育在我国历史较短,理论研究有待深化、实践探索有待丰富。在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今天,对职业教育的内涵、特征、作用等问题形成清晰认识并取得共识至关重要。

  • 【前沿观察】警惕“全员营销”背后的劳动法律风险

    不能将代理销售关系与劳动关系割裂为两个独立的关系,而应将代理销售关系视为附加在劳动关系之上,共同形成了复合劳动关系。

  • 【工作研究】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推进职工素质建设

    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培养职工职业精神和提高职工技术技能素质为重点,大力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

访谈

文献

  • “习惯重于方法”

    胡适强调读书治学须养成“勤、谨、和、缓”的良好习惯。

  •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始终重视调查研究,并带头积极践行。如今,我们已步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党员干部很有必要把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传承好、发扬好。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