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科学谋划“十三五”时期青岛制造业发展战略与路径
马秀贞
//www.workercn.cn2015-07-18来源:青岛日报
分享到:更多

  

  青岛是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主体,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核心,山东制造业基地的龙头,是全国最强大和最先进的制造业基地之一。作为东部沿海重要的综合性城市,未来制造业依然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且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这种格局。以数字显示青岛制造业在整个工业体系中的地位:工业(共41个门类)包括采掘业(7个门类)、制造业(31个门类)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个门类),青岛工业(采掘业2个门类)有36个门类,制造业占工业门类的86.1%。2013年青岛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量4826个、完成工业总产值15361.6亿元 、实现主营收入12827.31亿元、实现利税1467.03亿元、工业增加值 3248.4亿元、规模以上制造业从业人数106.9万人,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全市工业总产值、全市工业主营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全市GDP总额、社会从业人数的98.1%、90.9%、85.9%、87.7%、40.6%、18.7%。“十三五”时期青岛必须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新变化,科学谋划制造业发展战略和路径。

  一、青岛制造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世界经济因工业化而进入高速发展期,制造业向来是各国经济的基础和发展引擎。“十三五”时期,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及推进,欧美日的再工业化战略,美国加快“制造业回归”,德国“工业4.0”蓄势待发,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与强国战略,必将深刻影响世界制造业发展格局和竞争态势,影响中国制造业的调整转型,为青岛制造业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

  第三次工业革命将重塑制造业的竞争态势与格局。正在展开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改变制造业长期竞争发展态势、格局和商业模式。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将出现重大转变,表现为大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定制转变,刚性生产系统转向可重构制造系统,工厂化生产转向社会化生产。产业组织方式将出现重大变化,表现为产业组织网络化,产业边界模糊化,产业集群虚拟化。产业竞争优势将进行重构,知识型员工成为核心竞争资源,设计制造的区域分工转向一体化,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产业生态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使产业分工格局和贸易结构面临重组。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并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结合。表现在:重新认识制造业价值,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重构实体经济;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重视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加快最先进、最现代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鼓励科技创新。以推动制造业发展和再造竞争优势。

  “三期叠加”下的中国经济在转型升级中步入新常态。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明显提升。但由于受世界经济深度转型调整和国内长期积累问题、矛盾需要释放、化解的影响,我国正处在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已经迫在眉睫。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台阶,但发展质量上台阶,不均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旧常态将被以人为本、均衡协调、绿色发展的新常态所取代;发展方式将从粗放到集约、低端到高端。进入新常态,原有增长动力开始减弱,新的增长动力尚在孕育和形成之中,但随着新旧力量的此消彼长,新的增长点将不断涌现。速度下台阶的同时,发展质量将上台阶。转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将转向创新驱动,未来经济发展面临更多不同以往的创新机遇。

  二、当前国内外制造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制造业拥有人类首席产业的重要地位。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在现代经济环境下,一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必须具备四个必要条件: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对外开放的市场环境、技术创新的活力和积极有效的产业政策。从历史轨迹来看,全球制造业中心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世界工厂、制造业中心和全球制造业基地。而这三个阶段的重要标志就是制造业的产值比重、出口的全球市场份额及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含量水平。当前,中国仍是初级阶段的全球制造业中心。

  发达国家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制造业技术集成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技术变革进程日趋加快,制造业发达国家纷纷调整其产业政策与技术政策,将高新技术的重点和科技发展的热点转向产业技术,主要是制造技术领域。这使得制造技术由传统意义上的单纯机械加工技术,转变为集机械、电子、材料、信息和管理等诸多学科技术于一体的先进制造技术,制造技术发展呈现融合集成趋势。

  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业是制造业发展的方向。先进制造技术将代表全球制造业发展新趋势,先进制造业将成为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逐步融合,以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数字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制造业的要素配置方式、生产组织模式和产业发展形态,并有望实现制造业的革命性转变。

  未来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也将更多体现在轻量化、精密化、极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系统化、集成化等方面。先进制造业由于具有不断吸收信息、机械、材料以及现代管理等方面的高新技术,并将这些先进的技术综合应用于制造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从而取得很好经济社会和市场效益的特点,而成为发达国家不约而同的选择。

  新兴国家和地区制造业发展亮点纷呈。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能源与环境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和海洋开发技术等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引领了整个世界制造业的巨大变革。全球资源的日益紧缺和制造成本的不断上升,成为发达国家制造业战略转移和推动新兴国家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新兴国家承接发达国家的制造业转移,通过与发达国家领先企业的合作,建设超级工厂,快速提高了本国的制造业水平。

  中国制造业在强国战略中将实现由大到强。改革开放30年,我国制造业获得了空前发展,并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但却大而不强。产能过剩、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发展模式粗放、处于产业链低端、缺乏自主品牌等问题依然突出。主要制约因素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和关键元器件受制于人;产品质量问题突出;资源利用效率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大多数产业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且同时面临发达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双重挤压,这逼迫我们必须思考制造业强国战略问题。目前正在部署实施的《中国制造2025》,将为中国制造业未来10年设计顶层规划和路线图,通过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三大转变。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的背景,恰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制造强国形成历史性交汇。这将给我国的制造业带来深刻影响和重大机遇,在强国战略中将实现由大到强。

  三、新常态下科学谋划青岛制造业发展战略与路径

  规避风险,抓住机遇。规避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风险:比较成本优势加速削弱的风险、新兴产业竞争压力增大的风险、经济增长点断档的风险。更重要的是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为青岛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机遇:二、三产业的深入融合的机遇;催生新的产业群体和经济增长点的机遇;传统产业的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的机遇;缓解日益趋紧的要素约束的机遇。

  必须抓住国家、省、市发展战略机遇。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与扩大内需战略的强劲驱动,给青岛“蓝色经济”、“蓝色产业”与“蓝色内需”发展带来机遇。国家战略层面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赋予青岛市“核心区域”与“龙头城市”的定位机遇。

  对接“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本质上是推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规划指引,是为中国制造业在经济新常态中指明发展方向。青岛制造业应积极对接,需找制造业强国战略规划的青岛机遇。

  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全面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培育构建开放的互联网信息平台,着力构建互联网工业发展的新模式,打造互联网工业城市。

  抓准十大领域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中国制造2025》确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10大领域。

  超前科学谋划发展战略与路径。深入思考“十三五”时期与“十二五”时期发展环境的变化。“十三五”时期,发展方式更注重效率的提升和增长质量的改善,发展理念更注重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发展动力更注重创新驱动和改革释放潜力,发展理念由更注重物向更注重人转变。进入新常态,也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打造经济升级版,结构调整的任务更加艰巨。工业结构将呈现向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转变。要彻底摆脱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和路径依赖,思考制造业由大到强、由量到质、由粗放到集约、由低端到高端的转型。

  关注新一轮产业革命将给青岛制造业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带来倒逼机制。一是在强化信息化方面,将倒逼青岛工业在加快对接“高端、纵深、大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有新的作为。二是在采用前沿技术方面,将倒逼青岛工业在加快对接“绿色、低碳、智能、仿生”技术方面有新的作为。三是在应用新能源方面,将倒逼青岛工业在加快对接“绿色能源、蓝色能源、再生能源”等方面有新的作为。四是在创新模式与业态方面,将倒逼青岛工业在加快对接新的商业模式、新的经营模式、新的赢利模式及新的经济业态等方面有新的作为。五是在采用新型材料方面,将倒逼青岛工业在加快对接生物材料、海洋材料及3D打印制造新型材料方面有新的作为。

  “十三五”时期,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是主题。为此,须谋划好构建现代产业升级版,谋划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顺应市场的力量、顺势而为;面向制造业突出问题谋划发展思路。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