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学者

李锦全:道法自然 止于至善

李宗桂
2019-02-02 08:31:14  来源:光明日报

  编者按

  今年92岁高龄的李锦全先生是我国老一辈的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名家。中山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10卷本《李锦全文集》,受到学界关注。本刊今日刊出郭齐勇、李维武、李宗桂、曹智频4位教授关于李锦全先生的学思和情怀的文章,以飨读者。期望在表达我们对老一辈学者崇敬之情的同时,能够促进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深化,并为学术领域的风清气正提供助力。

  《李锦全文集》既是李锦全先生60多年学术研究的一个总结,也是当代中国学术史的一个侧影。从这套文集中,我们可以感受时代脉搏的跳动,体会当代中国学术研究的酸甜苦辣,感悟老一辈学者的治学精神和人格风范。

  李锦全先生是史学专业出身,毕业于当年名家荟萃的中山大学历史系。他的本科毕业论文是用碑刻资料对照历史文献进行比较研究,即用唐碑证史,研究结果写成《跋》文。他完成的《唐代碑刻目录(附跋文)》,受到指导老师岑仲勉和刘节两位史学大家的肯定,给予高分。他是考古学界“黄埔四期”中第一期的学员,接受过考古学大家宿白、裴文中等先生教泽的滋养。1953年,他曾经参加出土有战国竹简的长沙仰天湖汉墓发掘,并曾赋诗感慨“仰天湖上出奇珍,竹简千秋尚未闻”。20世纪50年代,他在中山大学历史系讲授中国思想史,1960年跟随中国思想史教研室转到哲学系,继而转研中国哲学史。他参加过老一辈学者主编的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史著作的写作,后又与同辈学者共同主编过教育部统编教材的工作。因此,无论在实践操作层面还是理论思考层面,他对中国思想史与中国哲学史关系的研究都颇具权威,令人信服。

  在学术研究领域,李锦全先生不以专家自居,而常以杂家“自嘲”。就历史阶段而言,从先秦两汉到宋元明清再到现当代,他的研究都有涉及。就学术思潮和流派而言,儒道墨法名佛诸家,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新学、近现代哲学、当代新儒学,他都有研究成果。宏观的探讨,微观的剖析,史的溯源,论的探研,他都能够随心所欲不逾矩。

  李锦全先生治学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但又不乏鲜明的个人特点,这就是从兴趣出发的率性而为。当学界一窝蜂倾心于为中国哲学史上的大人物作传的时候,他研究采菊东篱下而心远地自偏的陶渊明,研究刚直不阿敢骂皇帝的海瑞,出版了《陶渊明评传》和《海瑞评传》。这不仅是为思想文化史研究补缺,而且是要张扬道家的自然和儒家的刚健,更是人生价值观方面我手写我心的体现。当学界都在热衷于儒道互补之论的时候,他发表了《论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儒法互补问题》一文,提出传统文化中不仅有修身方面的儒道互补,更有治国理政方面的儒法互补。

  李锦全先生为人沉稳厚道,淡泊名利。他做事讲究实际,不务虚名。他做研究,始终坚持学术真理,在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同时,不趋时不守旧,论从己出。对于学术界的前沿问题,他既积极参与,又保持价值理性。他说话写书,平实自然,决不故弄玄虚,更不为了炒作而制造耸人听闻的歪论怪论。他提出,中国传统哲学和思想文化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是“矛盾融合,承传创新”;儒家的仁学本质上是一种人际关系学;中国传统哲学发展进程中,不仅有儒道互补,还有儒法互补;中国传统哲学发展史上,魏晋玄学的出现和宋明理学的出现,推进了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的哲理化进程;儒学是一种吸取了宗教哲理的思想,具有宗教的特点和功能,但儒学本身并不是现代意义的宗教;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既相适应又不相适应,关键在于要用现代化的理念去扬弃、转化传统文化的合理因素。诸如此类的见解,反映出李锦全先生尊重历史、崇尚学术真理的品质。这与近些年来某些为了出名牟利而不息炮制各种歪论怪论、以走极端而博关注的人相比,其境界和品格不啻天壤之别!历代正直的知识分子所追求的“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这种人格境界和精神风范,在李锦全先生身上得到了传承。

  李锦全教授为人谦和,心胸开阔,善于与人合作共事。他与陈玉森教授、吴熙钊教授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学术合作。他们的真诚合作精神和友好相处的态度始终如一,体现了团结向上的精神面貌。他们彼此尊重,和衷共济,其乐融融。他们从来没有因为现今不少人为之头痛的稿费分配、署名前后、职称晋升先后之类的问题而发生不愉快,也没有因为谁的成就、名气比自己大而不服气。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他与武汉大学萧萐父教授受教育部委托,共同主编大学教材《中国哲学史》,历时3年,配合默契,酬唱神州,佳话连篇。

  李锦全先生十分注意教书育人,悉心培养青年一代,甘为人梯。他充分肯定青年人的思想开阔,勇于创新;但同时也严肃指出其知识面窄,史料功底和理论功底都有所欠缺的弱点。但他坚信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他衷心祝愿并真诚鼓励下一代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祖国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作出更大贡献。他培养的研究生,基本上都出版了自己的专著,并成长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其中,有的学有所成,比较年轻的时候就担任了教授、博士生导师,有两位成长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有的担任了省部级学术机构的领导,有的在国外深造。看到后辈的成长,他感到由衷的欣慰。

  李锦全先生欣赏这样一副对联:宠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似天上云卷云舒。他在萧萐父教授《佛教哲学简介》的题词中云:“欲除烦恼须无我,各有因缘莫羡人。佛性是空还是有?灵山似幻亦非真。”并在其《思空斋诗草》中自注道:“世事当如是观尔。”他经常说自己的人生哲学是“道法自然”。我想,这种“法自然”“无我”的哲学,并不是世俗所谓的“消极”。恰恰相反,透过这种现象上的反应,我们看到了一个哲人的超越。这种超越,不仅是对个人荣辱、毁誉、穷通的超越,而且是对自我存在的超越。由这种超越精神的引导和提升,李锦全先生真正达到了自我身心的和谐,自我与社会的和谐,自我与他人的和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生命,在李锦全先生身上得到了具体而生动的体现。“矛盾融合,综合创新”,他所概括的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在他的学术生命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所追求的知行合一的精神力量,领悟到“君子儒”的真谛。

  中国传统哲学、传统思想文化里有很多优秀的思想精粹,最质朴而深刻的一句是:平常心是道。而道法自然、止于至善,则是很高的境界追求和人格风范。我想,今年已经92岁高龄却依然精神健旺、思维敏锐的李锦全先生,就是以平常心是道对待人生,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道法自然、止于至善的生动体现。

  (作者:李宗桂,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编辑: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分调裁”应做好三个结合

    要优化“分调裁”工作机制,须将“分调裁”工作与综合治理考核体系做好结合,与人工智能做好结合,与各地实际情况做好结合。全国各级法院正认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工作部署,持续加大诉讼服务中心资金投入和建设力度,“分调裁”机制落地生根,成果丰硕:

  • 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次把劳动教育纳入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确定教育发展方向、指导教育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 助推劳动教育,职业院校有优势

    在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有一类院校具有独特优势,能够助推这些普通教育类型的学校有效地开展劳动教育,那就是遍布各地的1万余所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是职业院校的独特优势职业院校具有劳动教育的理念优势。职业教育是以一种以传授技术技能为主的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在教育理念上追求不是系统构建科学文化知识

  • 打开劳动教育的新天地

    【教育透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 劳动教育,作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访谈

文献

  • 思想建党的发端——重温周恩来《坚决肃清党内一切非无产阶级的意识》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思想建党是我们党的伟大创造和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坚决肃清党内一切非无产阶级的意识》一文中,周恩来开篇便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党的政治路线上许多不正确思想的来源

  • 为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作出新贡献

    近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联合举行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是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献。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