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原创

【工运探讨】运用信息化手段深化工会改革创新

张晓莹
2018-10-19 07:18:56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新时代,工会组织要更好地承担使命、履行职责,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各级工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群团工作和群团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推动建设工会网上工作平台,逐步形成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工会工作格局。

  新时代,工会组织要更好地承担使命、履行职责,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

  运用信息化手段深化工会改革创新是党对工会的要求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包括群团改革在内的一批力度更大、要求更高、举措更实的改革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科技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为工会改革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以来,各级工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群团工作和群团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实施工会网上工作纲要和行动计划,推动建设工会网上工作平台,努力实现全方位、全天候为职工提供普惠性、便捷性、精准性、常态性服务,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逐步形成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工会工作格局。

  做好工会网上工作推进工会改革创新

  深入做好工会网上工作,是深化工会改革创新的重要一环,是中国工会适应新时代、新情况和新任务的自觉行动。全总改革试点工作明确提出,要创建工会网上工作平台,完善服务职工体系,实行普惠性服务。加快建立全国工会系统服务职工网络载体,实现服务对象从特殊群体向全体会员转变,服务方式从工会“定菜单”向职工“点菜单”转变,服务手段从线下为主向线上线下互动融合转变。作为工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级工会大力推进网上工会建设,让职工在网上能找到工会组织、参加工会活动,取得积极成效。工会干部学网、懂网、用网的意识不断增强,网络建设取得极大进展,网上服务职工活动丰富多彩,一批工会网上工作经验在实践中应运而生并不断丰富。

  互联网是工会工作的新平台,也是工会改革创新的突破口,加强工会网上工作是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工会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是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重要举措。做好工会网上工作,要求广大工会干部顺应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强化互联网思维,运用互联网工作方式,更加注重网上工会建设,搭建网上工作平台,深入推进“互联网+工会普惠性服务”,打造服务职工新通道,形成网上网下深度融合、互相联动的服务职工新格局。

  做好工会网上工作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需要。我国正处于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的过程,如何利用网络手段服务职工群众,助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工会组织的重要任务。把《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落到实处,做好工会网上工作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各级工会特别是负责网络工作的部门和从事网络工作的工会干部,需要以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扎实认真的工作作风,奋发有为,开拓进取,做好网络基础建设、网络舆情导控、网络文化塑造等各项工作,为建设一支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网络保障。

  到职工中去,同职工打成一片,与职工交流交心,一直是工会的优良传统,也是工会干部的看家本领。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职工呼唤与工会组织的“指尖交流”,工会也迫切需要改进传统的工作方法,既要与职工“面对面”,也要运用网络手段“键对键”,更直接和便捷地服务职工,全时、全域、全方位回应职工关切,提升工会网上工作水平。

  探索智慧工会建设精准服务职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工会改革创新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互联网的普及和现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手段,使工会为更多会员职工提供普惠服务成为可能。工会应当充分认识互联网发展给工会工作带来的新机遇,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工会普惠性服务工作,真正成为职工的知心人、贴心人。

  如何将广大职工特别是新经济业态和中小微企业职工有效地组织到工会中来,如何对数以亿计的职工会员和近300万基层工会组织进行精准的大数据统计、管理和服务,如何满足广大职工不断增长的维权和服务需求,增强工会会员的获得感归属感,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智慧工会建设为此提供了资源手段和解决方案。通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新一代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工具,构建工会智能化服务职工体系,为职工提供普惠性、便捷性、精准性、常态性服务,形成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工会工作格局。

  探索推进智慧工会建设,给工会工作思维方式、工作机制和活动手段带来改变,一定程度“倒逼”工会工作流程再造与改革创新,“倒逼”工会组织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促进工会工作转型升级。适应网络时代,各级工会组织需要变革传统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深化工会改革创新,真正做到增“三性”、去“四化”、强基层。密切与职工的联系,把工会工作和工会组织真正植根于职工之中,更好地激发工会生机活力,切实提高职工的获得感、认可度,把工会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成为党的职工群众工作的坚强阵地,更好承担起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

编辑: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职工工伤起纠纷 工会援手获赔偿

    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面临着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风险。为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2017年3月,秦某在南京市建邺区某建筑工地工作中受伤,致右足跖骨骨折。在秦某治疗休息期间,仅包工头李某支付了部分治疗费用

  • 深化北京工运史研究的思考

    北京地区工人运动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学员涌现出一批党的早期领导骨干。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北京工运史的研究和宣传必须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开辟新境界。

  • 新时代应充分发挥工会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会发展历史,经历了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3个历史阶段。其间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历史转折:第一次转折是1949年新中国建立第二次转折发生于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改革开放改变了过去的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

  • 工人阶级作用的回顾与展望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40年伟大历程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总结我们党和党领导的工人运动走过的极不平凡的道路,特别是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主力军——中国工人阶级的奋斗历程和巨大贡献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的坚定支持者。工人阶级是社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在改革的不同时期,工人阶级都义无反顾地站在最前沿

访谈

文献

  • 84年前这份不起眼的文件,竟是长征胜利的重要原因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是一份84年前由红军总政治部下发的文件,题目是《关于准备长途行军与战斗的政治指令》。这份文件的签发日期是1934年10月9日,文件要求各部队“必须在沿途进行对群众的宣传工作......广泛的进行口头宣传

  • “抗战文献平台”与抗战史研究的新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5次集体学习时,对抗日战争研究作出一系列重大指示,强调要加强资料收集和整理这一基础性工作。对史料的掌握,是史学研究的根本之一。然而,史料收藏的不平衡造成了学术研究的不平衡,实际上也限制了学术的均衡、自由发展。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