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匠汇·第二届轻工大国工匠|胡志明:守正创新,匠心推动黄酒行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工网
2024-01-23 16:04

在绍兴乃至全国黄酒行业内,提起“古越龙山”胡志明,那名声都是响当当的。1981年,18岁的胡志明进入绍兴市酿酒总厂(即古越龙山前身),从此与黄酒结缘。近四十年的酿酒生涯,胡志明从学徒、技术员一步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管理者、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的传承人、黄酒行业技术带头人。

胡志明,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绍兴女儿红酿酒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黄酒行业首位“中国酿酒大师”,国家级黄酒评委,浙江省首席技师,浙江工匠,“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QQ截图20240123155417

“酿酒就跟养育小孩一样,需要呵护,才能做出好酒,做出精品,做出品牌。”他看着照片中曾经意气风发的自己心生感慨:四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选择这一行,一是因为自己喜欢,更重要的是确实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把酿酒技艺传承好、发扬好,把醇香的美酒带给更多的消费者。

传承:让酿制技艺薪火相传

黄酒,是中华国酿,绍兴,是黄酒的故乡。绍兴酒独一无二的品质,既得益于江南绍兴的自然环境和优质原料,更是精湛的酿酒工艺所致:八月做酒药、九月做曲麦、十月做淋饭、立冬开酿(投料发酵),独特的复式发酵工艺、长达90余天的发酵时间、长时间的存贮……千百年来,绍兴酒酿制工艺通过一代又一代酿酒技师口授心传,不断创新,精益求精,日臻完善。

“师带徒”制度便是古越龙山保持多年的优良传统:进厂的每位新员工,都要拜一个师傅,既学艺又学做人。

QQ截图20240123155441

作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这么多年来,胡志明专注于一件事,就是把师傅教给他的手艺传承好、发扬好,做好黄酒酿制技艺的“守正创新”。

当年胡志明入行时,师从黄酒业内名家李家寿、王阿牛和沈锡荣等师傅学习酿酒及生产技术。酿酒很辛苦,要使得出力气,要有丰富的经验积累,更要耐得住寂寞。

如今,胡志明很少亲自酿酒,但每到冬酿季,胡志明还是会坚持在生产一线,时刻掌握发酵的几个关键节点,要求徒弟们随时向他反馈酿酒情况,无论是晚上还是凌晨。不主动介入,是胡志明培养徒弟的原则,“多看、多问、多想”是他传艺的三件法宝,也是徒弟们技艺增进的必经之路。

至今,胡志明累计收授骨干徒弟26名,在他的精心培育和指导下,徒弟们不仅熟练掌握绍兴黄酒酿制技艺,也已成长为企业生产、科研、销售一线的中坚力量,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其中7名徒弟成为国家黄酒评酒委员,3名徒弟成为“浙江省酿酒大师”,10余名徒弟成为高级技师,4名徒弟成为“全国酿酒行业技术能手”等。

QQ截图20240123155454

已是黄酒行业大师级人物的胡志明,还在通过授课、办培训班、编撰书籍及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方式,传授与传播酿酒技艺,培养酿酒师及生产技术管理人才。被绍兴市酒文化教育培训中心聘为客座教授的他,参与编写的《黄酒酿造工艺》一书,成了高级技师、技师及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教材。他多次在绍兴文理学院、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大专班、浙江工业技术学院黄酒学院等大专院校授课,为国家培养了上百名酿酒高级技师、技师和大学生,为黄酒技艺的传承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创新:科技赋能让老酒弥香

绍兴黄酒历经千年演变发展,生产过程中的传统操作多凭经验,在品质管理方面亦有不足之处。自20世纪90年代末,胡志明便致力为公司引入标准化现代管理模式:1996年率先导入质量管理标准化体系,2000年导入ISO14001-1996版环境管理体系,2004年导入HACCP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从源头抓整个食品安全。至今,公司产品合格率连年保持在100%。

创新往往需要依靠科技的力量。他曾主持2万吨黄酒和4万吨黄酒两个重大技改项目的投产运行,又成功开发古越醇、古越红酒、清酒等多个酒类新品。

对于传统黄酒的研究、保护与创新,也是胡志明十分看重的。在公司建立的国家级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他带头开展对绍兴黄酒传统技艺科研项目深入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他主持和参与开发的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20余项成果通过国家、省市级验收和鉴定,10余项发明获国家发明专利,60多项QC成果获国家、省、市成果奖,发表学术论文18篇。

多年来,胡志明还带领团队开展黄酒系列基础性课题研究,为解读黄酒养生之谜提供了有力科学依据。其中,他主持研发的《以复合发酵菌提高新工艺加饭酒质量和改善风味的研究》课题获得成功,应用于机械化工艺生产黄酒,使成品酒的糖分和固形物的含量均有显著增加,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他主持研发的《绍兴黄酒非生物稳定性的研究和应用》课题,解决了黄酒贮存产生的沉淀,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建立以绍兴黄酒产业为方向的研究性课题,为绍兴酒文化研究与文化产业发展、繁荣作出新的贡献,极大地提高了黄酒行业的科技水平。

技改:引领行业技术进步

作为全国黄酒生产技术领军人物,胡志明在引领行业技术革新,促进行业的振兴发展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中期,方瓶五年陈的开发,开创了黄酒乃至酒业年份酒之先河,提出微生物环境与绍兴酒之理论。率先在行业内建成投产绍兴黄酒、味淋酒机械化生产线,率先引入黄酒全过程质量自控系统,推动全国黄酒行业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步入黄酒自动化生产的新时期。在机械化黄酒生产工艺的革新中,将后发酵罐改为120立方大容积的露天罐,节约占地面积2/3,为企业节约建设资金1300多万元。2010年,在黄酒行业首次采用自动化投料、发酵和大坛自动化清洗灌装等多项新技术新装备,实现黄酒生产的历史性突破,每万吨黄酒产量用工数由135人降到70人,吨酒成本降低1100元,每年降低成本5500万元。率先成功实现用板热交换器替代盘肠煎酒器新技术的应用,建立起一整套的机械化黄酒生产操作工艺规程,解决了发酵酸败、口味淡薄等一道道技术难题,彻底改变了黄酒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劳动强度大的现状。曾参与《黄酒》国家级标准[GB/T13662-2008]、《绍兴酒》国家级标准[GB/T17946]、《饲料原料干黄酒糟》国家级标准[GB/T36860-2018]、《糟烧白酒》浙江制造团体标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黄酒企业生产要求》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团体标准、清爽型黄酒及特型黄酒标准的制订工作。

“做人,要学会敬畏,做工匠亦是如此。酿酒,首先是对粮食的敬畏,这是自然的馈赠,一棵稻子得来不易,不可浪费;其次是对工艺的敬畏,每项技术都是千年的积累,要学到位;最后是对质量的敬畏,要常怀敬畏之心,秉持工匠精神,坚持做诚实人、酿良心酒,为高质量黄酒的生产保驾护航”。为了这句话,57岁的胡志明还秉承一颗执着的匠心和不变的初心,继续为中国黄酒事业奋斗着、奉献着、努力着。

(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全国委员会供稿)

责任编辑:李方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