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匠汇·第二届轻工大国工匠|李东:倡导国学玉文化,弘扬璀璨根基的传承之路

来源:中工网
2022-11-15 15:42

李东,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中国玉雕艺术大师,北京工艺美术大师(一级),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技师,北京市政府特殊津贴和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在探索与倡导国学玉雕文化的道路上,勇做先驱,积极倡导。他始终坚持将中国传统玉文化与国学相结合,让我国灿烂的工艺美术展现在世人面前,他不惧道路坎坷,将国学玉雕及北派工艺传承下去,为保留住中国传统玉文化的根基而一直努力奋斗着。

图片7

观玉之美,初心立志

16岁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李东从报纸的夹缝中看到北京玉器总厂的招生广告,经过艰难的考试筛选,他从三百多名报考考生中脱颖而出,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北京玉器总厂技工学校。第二学期由于学校迁址,转到了龙爪树,当时正值寒冬,教室没有取暖设备,滴水成冰,学校领导发现问题后决定去故宫博物院采风以度过寒冬,同时学习宫廷风格和传统技艺。同学们如饥似渴的学习临摹,李东在这期间画满了博物馆陈列的历朝历代的藏品总共5本速写本之多,这段时间的写生让他对各朝各代的宫廷造办、皇家玉雕技艺以及造型特征有了突破性认识,艰辛的同时也对未来的雕刻技艺打下坚实基础。

潜心修智,琢磨成匠

李东刚进入车间时,主任将应届毕业生组出一个班组,由李博生大师辅导大家进行玉雕创作。由学生们自行选料、设计出图再找大师辅导调整,李博生大师在技巧、创意深度等方面给学生们进行了指导,这段长达两年的学艺过程令李东受益匪浅。

其中有一件记忆犹新的玛瑙俏色作品《福无双至图》,由于李东当时对料的掌控欠佳和对俏色理解不足,造成对作品的反复修改。从最初设想的长眉罗汉,慢慢改成短眉尊者,又从双蝠,减掉一个蝙蝠,最终经过李博生老师的点化变成了《福无双至》。此作品意为警醒世人珍惜福报,智慧人生。之后通过几件作品从选料到设计再到制作完成,使李东提升了自信,佛、道人物题材上也系统的掌握了面部刻画和衣纹描绘。

1988年与姜文斌师兄合作了玛瑙作品《钱塘江传说》,在作品创作期间,李东查阅文献资料,体会主人公伍子胥的忠贞爱国情怀。作品采用壁画形式展现历史画卷突出钱塘江涌潮的翻滚,李东于午休时前往龙潭湖公园观察水波推动的变化,并依照传说把背景幻化为千万匹奔驰的白马以映主人公伍子胥红袍,增加了艺术感染力,最终作品获得北京市五小发明金奖殊荣,由于此次获奖,厂房特批李东前往苏州、杭州、扬州和上海进行实地考察。这次机会使他增长了见识,多面性的了解了南方技艺特点,李东总结出南细北气——南方的细腻琢艺,北方的宫廷大气。

图片8

1993年,李东被公派赴深圳工作,为创造深圳效率,他每日工作量都呈饱和状态。有一次,他在切料时切割到手指,导致去医院缝了4针。他经常累得手抖,手臂无法抬起。虽然工作十分辛苦,但苦中有乐,有他对玉雕的热爱和执着的精神,为北京玉器厂争得了赞赏与好评,李东在这个过程中的工匠技艺发挥到极致,创造了“深圳速度”,一个月得活率最高能达到11件之多,且件件工艺精美,令人叹服。

1995年,李东与宋世义大师李睿大师合作完成翡翠《四大佛山》四件套工程,他主制作普贤菩萨。制作期间由于料过于大,每次用砣片只能切割2厘米深,然后再用锤子将多余部分砸落。在一次砸料的过程中竟然出现了料渣崩入眼睛的情况,当时十分危险,李东的眼睛几近失明,他也不顾医生的劝说第二天红肿着眼睛继续工作。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大家都积极投入工作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最终总共用时不到7个月,这套翡翠《四大佛山》就彻底竣工了。

1997年为香港回归而制作《华夏五千年——炎黄之根》,作品重约800公斤,作品以建筑为主脉,集中表现长城,大、小雁塔,天坛,汉武帝三十万大军祭皇陵,摩崖石刻炎帝像以及其功绩和孙中山等名人的书法墨迹。此作品由李东设计并主制作,董建华剪彩。耗时11个月,为香港回归献上一份厚礼。通过此作品的圆满完成,使李东对传统文化和玉文化的紧密结合充满了新的认知。他倡导并践行国学玉雕的发展理念。

国学玉雕,传承万年

李东从业以来主攻北派玉雕,玉风质朴大气、浑然天成,大胆尝试并潜心钻研玉雕艺术与国学精髓的融合,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虔心探索玉文化的精髓。

李东从事玉雕创作三十余年,汲取南北派玉雕之长,深得中国玉文化精髓。他的玉雕创作近年来呈现出锐意进取的态势,这种进取,既表现于他从牌饰把件人物山子到大型玉雕的广泛涉猎,也表现为对玉雕文化含量的潜心求索。他勤思善学,心游万仞,常有灵光乍现的奇思妙想。以巧取胜并非他所长,他的事业起步和发展于皇城根,传统文化基因融注于他的血脉之中,丰厚的文化资源成为他成长的有益滋养,由此形成了沉浑大气、健朗阳刚的艺术风格,在玉雕艺术实践中,迈上一条致力开掘国学资源传统文化的皈依与创新之路。

图片9

不破不立、传承有序:玉雕作品的创新与文化自觉

李东作为国学玉雕的倡导者和实际工作的参与者,在传承玉文化的同时又了解了目前市场的需求及年轻一代匠人对于国学玉文化的理解,多年来一直注重学校及工作室的人才的思想及技能教育,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着将国学思想融入其中,将故事与历史文化相结合,通过一笔一刀的琢磨,力求达到作品质地与文化层次的完美结合。

思想的陀螺:李东先生的琢玉观

李东近年一直在探索玉雕艺术的创作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通过注入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精髓,使玉雕艺术作品蕴涵更多深厚的文化底蕴。李东倡导并身体力行“国学玉雕”,玉雕的作品要从工艺品上升到艺术品;玉雕作品不仅供人观赏把玩,而且还能给观赏把玩者带来一些思悟和启迪,或者通过作品能使得观赏把玩者激发出一点儿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兴趣。李东的作品《不射的神箭》正是“国学玉雕”的探索与实践的产物,堪称李东的得意之作,作品的故事源自《列子·汤向第五“纪昌学射”》及古代传说。

数十年来,李东在玉雕领域不断摸索开创国学玉文化先河,用不同凡响的作品来诠释自己对于国学的理解和对中华灿烂文化的敬仰,经过不断的辛勤耕耘,将自己的理解与经验传播给更多年轻一代的匠人,如今已经桃李遍天下,堪称“国学玉雕”的代言人。在李东的理念之下,不断有年轻的匠人重新重视起了国学文化与作品的结合,相继踏上“寻根文化之旅”,坚守文化信念、执着的探索玉文化的发展道路。具有国学思想的作品逐步开拓创新了现代工艺美术的消费市场,领导了玉雕界作品的发展潮流,为中国传统玉文化的传承有序及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全国委员会供稿)

责任编辑:李方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