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政策文件要让群众能看懂
子午
//www.workercn.cn2016-09-21来源: 广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多家媒体关注一条新闻:河南“红头文件”需配白话版。《河南省行政机关政策文件解读实施办法》规定:解读要把政策文件的背景依据、执行口径、注意事项、新旧政策文件差异等讲清楚;把政策文件与群众利益的关系讲明白,让群众听得懂、信得过、用得上。

  对政策文件进行解读解释,是近年来政府职能部门、各界专家学者及部分媒体都在积极推动的一件事情。在这方面,广西也正在努力推进。从各个角度解读政策文件信息、领导讲话精神、发展意见思路等,能够帮助社会各界群众全面准确了解政策文件核心内容,使文件能更好地落实执行,群众也更能迅速地从中发现“黄金屋”“千钟粟”。

  应当看到,政策文件因其自身的特性,在行文方式与语言表述、逻辑与法理上,必须规范、严谨与科学,不能用方言、俚语甚至新造的某些网络用语来表达,因此被群众认为有些“高冷”、不易懂,也是很正常的。但是,政策文件一经制定公布实施,有多少干部群众对其知之甚详,有多少人能够正确理解、运用,则是政策文件能够落实执行到何种程度的一个关键因素。要让百姓看得懂政策文件,吃得透、记得住、用得上,就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解释政策文件,确保不是在徒费柴米。

  把群众关心的政策文件讲清楚、说明白,无疑对于政策文件的贯彻落实与执行是有莫大益处的。特别是地方出台的政策文件,既有对当地发展的分析判断,亦有落实中央精神国家战略的具体思路,更有激励支持某一行业领域加快发展的优惠措施。做好这些政策文件的解读与解释工作,用群众看得懂、听得见、能感受的语言或表达方式,针对群众关注的重点,及时解读解释已出台并要实施的政策文件,这是职能部门的职责要求、工作所需,不能让制定出的政策文件一发文就了事,一开会就视为已落实了,更不能对咨询问询的群众不耐烦、不理睬。如果仍习惯于行政命令式部署、“填鸭式”灌输,或者把解读弄成文采飞扬的“花式”文章,很可能会使群众对政策文件敬而远之。

  要让百姓看得懂政策文件,还要看到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群众,对政策文件的关注接受程度也各有不同,解读解释工作也应当因地因事而易。可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大白话、大实话,深入浅出地阐述分析政策文件关键内容,用生活化、社会化、通俗化的解读方式传递其精神。比如,可通过数字化、图表图解等方式,使政策文件信息可视、可读、可感,更易为百姓理解接受。解读直白、简洁,不拗口绕弯子,百姓看得懂、听得见、吃得透政策文件,就易自觉把政策文件的含金量变现为行动。

  政策文件应让百姓看得懂,除了解读解释要及时、通俗易懂外,社会各界也应培育养成关注、阅读、了解政策文件的习惯,从政策文件里看大势、辨方向,找富矿、谋事干,而不应该被动地接受。比如,9月18日的《广西日报》上,刊登了两份政策文件的解读材料,一份是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实施意见》的,一份是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条例》的。《实施意见》是我区各级各部门未来一段时期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大修后的《旅游条例》中有些举措是国内首创。通过阅读解读材料,可以由此及彼了解这两个甚至更多自治区出台的政策文件、发展意见。更多的百姓看得懂政策文件,愿意从中挖掘富矿,先行一步谋发展就将更有保障。

  政策文件当规范科学严谨,解读解释当通俗易懂,让群众能看懂政策文件,落实执行时就会少些似是而非。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