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周潜之:能源系统为何成腐败高发区
//www.workercn.cn2014-05-30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几天前,最高检对外发布消息称,检察机关已以涉嫌受贿犯罪对国家能源局副局长许永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王骏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加上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司长郝卫平、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3天之内共有4名国家能源局官员被立案侦查。据不完全信息统计,今年已有16名来自煤炭、电力、石油等能源领域的官员落马。(5月29日《京华时报》)

  如今中央反腐之风劲吹,面对一个个陌生的名字,以及一例例触目惊心的腐败案件,有些围观者已经开始觉得“审丑疲劳”了。尽管如此,依然有媒体言之凿凿地预告“能源行业反腐败可能还有大动作”。媒体之所以敢发出这种预告式新闻,除了有权威信源作后盾,更是基于能源系统已成腐败高发区的判断。

  当腐败不再局限于个案,情况就会变得相当复杂。或许有人认为,如果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不贪财心切,不在家中藏上亿元现金,或许就不至于沦为阶下囚。问题显然没那么简单,这应牵涉到系统性问题。

  能源系统为何成为腐败高发区?究其因在于,一些国有能源企业身份复杂,既承担生产经营职能,又承担部分政府职能;既承担政策性负担,又能享受行政性特权。从已被查处的案例来看,那些能源巨贪都握有项目审批权,正是这些失控的权力孽生了惊人的腐败能量。

  在这一轮的反腐行动中,中央严查能源系统腐败窝案,不仅暴露出了一些领导干部的个人问题,更暴露了能源项目审批环节中权力寻租、灰色利益链等深层问题。权力在手,再克制的人也容易冲动,各种腐败自然也会如影随形。能源反腐要取得长远的成效,归根结底还是要“将权力关进笼子”,用制度化监督实现权力制衡。

  另一方面,“深山藏猛虎”不单是因为深山里有养大猛虎的资源,还因为封闭的深山外人一般进不去。因此,对于能源系统出现的腐败窝案,除了要开展更大范围的“大扫除”,苍蝇和老虎一起打,更应该促进信息公开透明。比如,对于能源领域行政审批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做到可查询、可监督,以此堵住腐败漏洞,让潜在的问题官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

  能源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也是很多心术不正之人觊觎的“肥肉”,其间的腐败乱象必须尽快肃清。要实现能源系统彻底的反腐目标,根本的还是要靠改革,实现能源政策和管理机制的彻底改变,让属于市场的资源回归市场,让属于政府的义务回归正常,彻底切断“老虎”和“鸡”的直接联系。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