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文化点评
朝阳
//www.workercn.cn2016-02-01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全国政务微博账号近28万个 内容多为公告咨询政策解读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逐渐成为政府政务管理中的重要角色。近日,腾讯发布了《2015年度全国政务新媒体报告》,报告称,目前我国政务微博账号近28万,政务微信公号已逾10万。

  腾讯网总编辑王永治表示:“经过几年的发展,微信公众号成为政务新媒体最重要的平台。”

  背景

  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和334个地级行政区都开通了数量不等的微信公号,县乡级公号也占到50%以上。在中央单位的政务微信里,从内容方面来看,在热门文章前10名中,中国记协、审计署的多篇文章阅读量都为10万+,其重点都是关注要闻和人物方面的。

  声音

  清博大数据新媒体指数CEO郎清平:目前微信平台基本形成了部委、地方各级部门所组成的微信公众号应用体系,部委微信公号拥有率超过40%.从中央部委政务新媒体发送的5万多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广大网民及网站转载的以公告资讯及政策解读类居多。

  全国妇联宣传部部长张小媛:我们专职的工作人员共有7万多人,过去的红头文件往下发,发到下面要一个月的时间,但是通过新媒体我们可以第一时间从上到下进行联通。

  点评

  目前,政务微博和政务微信公号已经成了媒体和公众了解政务信息的重要渠道,而其对舆论热点事件的反馈,也有助于回应公众质疑。当然,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这些新媒体也是向网民展示当地文化的一个窗口。

  事实上,目前政务微博和政务微信公号的实际作用,已经不局限于信息传递,更是方便群众办事,提供网上公共服务的重要方式。如何用好政务微博和政务微信公号,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智慧。

一座王府挤进300多户居民 腾退搬迁面临诸多待解难题

  据北京日报 北京市政协委员、市文物局原局长孔繁峙向北京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提交了一份“老城重组应列出‘王府腾退保护’时间表”的提案。据他表示,北京市王府目前大量被占用,其中孚王府安全隐患非常严重,府内居民高达378户。孚王府院内搭建了各种棚子,就在数年前,一处私搭的棚子在深夜起了火,十几户居民不得不连夜疏散。“非首都功能疏解和老城重组给王府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王府保护这件事再难,也要干起来。”孔繁峙说。

  背景

  北京市被列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和市级文保单位的王府共有15座,其中除恭王府外,其余全部被占用,有8座王府内居住着居民,总数为840户,沦为了大杂院。还有部分王府被其他单位占用,用作学校或办公场所,并不对社会公众开放。

  声音

  北京市政协委员、市文物局原局长孔繁峙:由于这些王府的管理和使用单位关系复杂,北京文保“下级管理上级”的状况在现实中存在不小的难度。上级使用单位不落实相关要求,下级监管部门难以追究其责任,现有的管理体制无法有效协调和管理这种隶属关系复杂的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东城区委书记张家明:部分文保单位被长期不合理占用,一些有保护值的历史建筑因缺乏管理被拆除。

  点评

  不只是王府,由于种种原因,北京市各级文保单位中,有相当数量被单位占用,无缘对公众开放,或沦为民居大杂院,搬迁腾退资金难以筹措。

  一边是宝贵的文物古迹在缺乏相应保护的情况下日渐破损,另一边则是居住在古迹中的居民人居条件日益恶化急需改善,北京旧城内许多老旧院落都是大杂院,人均住房面积很低,一个院子里住几十户甚至上百户人并不稀奇。在这样的情况下,搬迁所需资金往往超过想象。

  改变这样的困局,有赖于在加大文保投入力度的同时,创新旧城保护和改造机制,加快旧城居民疏解速度,在改善民生的同时,让更多文物瑰宝能被全民所共享。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