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文化点评
朝阳
//www.workercn.cn2015-11-09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北京200处历史园林缺修缮

  合理开放利用才是保护良策

  据北京日报 刚刚结束的历史园林遗址普查结果显示:北京尚存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等各类园林遗址423处。其中,散落在荒野中的有大约200处,差不多占据了一半的比例。

  “和城区园林遗址面临被占用、被改造的风险不同,散落于荒野中的园林,一方面遭遇着风雨侵蚀,另一方面,还面临着人为偷盗,以及城市建设带来山水格局变化的巨大风险。”调查人员透露。

  令调查人员倍感担忧的是,很多遗址至今尚未被纳入保护范围,如不加紧修缮,其园林格局或将永久消失。

  背景

  过去,北京市的历史园林保护主要依靠文物修缮专项资金。但按照当前的规定,文物修缮资金专款专用,只能用于修缮文物本体,至于园林更讲究的山水格局、楹联碑刻等园林要素的保护,无法涉及。有些园林遗址仅剩古树、碑刻,未纳入文物保护单位范畴,对这笔资金更是望尘莫及。

  声音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柳纪纲:调研发现,历史名园局部被占用现象仍较为普遍,历史名园总体规划和文物保护规划始终没有得到批准,实际保护面积与应保护面积相差近20%.有的世界文化遗产已经被城市建筑包围,给自然、历史和文化环境造成永久性破坏。

  点评

  导致历史园林荒废的原因有很多,北京市因其历史悠久,历史园林总量大,散落郊区者多。加之资金、人力等条件不足,自然致使部分历史园林散落荒野缺少维护。

  笔者曾去门头沟的山中看敌台,或被锁上做了仓库,或是被剧组搭了木架子,很多郊区散落文物并非没有参观者,只是缺少合理的修缮开发。

  “圈起来”,或者就这么“荒在那里”,都不是最好的保护方式。对于这些郊野园林,合理开发成公园,供人们休闲,不失为一个好的修护和利用方案。

  “中年危机”题材频现

  80后入而立之年有共鸣

  据新华社 随着《港囧》、《夏洛特烦恼》两部电影大卖,“中年危机”成为当前影视圈内的热门“卖点”。如果从去年同样引起关注的《心花路放》算起,中国电影的可喜变化之一清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用喜剧这种人见人爱的艺术方式,来表现和思考现实中真真切切的人生。

  有研究者认为,不断的改革进步驱动下,中国社会目前已经进入平稳发展的阶段,中等收入群体在自身生活不断进步中,面对社会转型,对现实生活心有不甘,呈现出很多焦虑、不满足的状况。这些电影恰恰反映了这类社会现实。

  背景

  《港囧》的导演兼主演徐峥曾经公开表示,所谓的中年危机其实就是所有人都会遇上的人生困境,自己希望通过每一部电影来反映自己的思考,给别人一点思考和启发。而《港囧》努力达到喜剧与情感之间的一个平衡,在逗乐之外还有对人与人之间关系、情感的探讨。

  声音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刘藩:这一类型的影片将娱乐性和社会性捆绑一起。作为娱乐片首先要笑点足够,才能推高票房,进而成为社会话题。从电影主创人员年龄构成来看,同样处于中年阶段,对这类题材能够进行较好的把握。

  点击

  《港囧》里面调侃的“不孕不育”,《夏洛特烦恼》里面涉及的“同学婚礼”等情节,其实就是80后一代人身边的故事。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作为电影院的观影主力,他们已经步入而立之年。

  看《夏洛特烦恼》时,当主人公夏洛穿越回1997年,告诉同学一定要在“二环内买两套房”时,影院里的80后都笑了,我们到底是在笑什么?笑我们得到的,错过的,还是失去的?

  想起之前看《小王子》,满影院都是大人带着孩子看,散场时孩子大多觉得看不懂,但大人们却是若有所思。80后一代人,从孩提时代到而立之年,经历的社会变迁之大难以想象,有时候也只能在电影院里,重温80后人生梦开始的地方。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