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粤赣高速匝道路毁人亡,“怪我咯”?
光明网评论员
//www.workercn.cn2015-06-20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昨日凌晨,粤赣高速公路在河源市内的城南出口匝道突然发生垮塌,有4辆在匝道行驶的货车坠落,造成1人死亡4人受伤。发生垮塌的桥面长约73米。粤赣高速公路于2005年12月建成通车,该匝道所在的城南互通C K 0+224 .5匝道桥,设计荷载为汽车-超20级,2005年8月建成,迄今不足10年。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则通报称,从现场情况初步判断,怀疑事故为超载车队所致。

  路塌了,人死了。就像接二连三的楼塌人亡一样,面对“逝者已矣”,我们自然不好觍言天灾,只能梳理人祸。

  尽管真相有待进一步掘进,但眼下可供思考的,起码有两个层面:一是路桥质量。据称,按照高速公路路桥两年一检的规定,粤赣高速公路在河源市内的城南出口匝道,最近的检测年份在2011年和2013年,两次检测该桥均符合一类桥规格,即处于可以保证安全营运状态。这样的结论固然可以信服,但既然“桥面突然断裂塌陷”,钢筋水泥的建筑结构一下子裸露在外面,倒不妨提请第三方专业监管机构,“解剖麻雀”,来顺道检测一下建成不到10年的匝道质量安全。须知,这是说服事故归因为“超载责任”的第一前提。

  二是超载肇因。眼下来看,这似乎是板上钉钉的罪魁祸首。广东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称,经过专家对事故现场的勘察,以及对事故车辆运载货厢的长宽高尺寸,加上倾泻在桥面的瓷土计算,每辆货车运载的瓷土达60多立方米。而保守估计瓷土的密度在1.3左右,因此每辆货车运载的瓷土重量达100吨左右。货车涉嫌严重超载,而且是密集通行,大大超过了桥面的安全设计。广东省交通厅的通报也称,现场垮塌75米范围内倾覆的4辆大货车均满载瓷土,初步判断均属于超载。

  如专家所言,“75米内有4辆车行驶,这行车间距远远小于道路交通法规定的50米”。而该桥设计承载为桥梁20级,其具体指标为,一辆载重55吨的车辆在桥面通行时,前后各允许一辆20吨的车辆通行,3车间距须大于10米。这些技术指标,对应着两个问题:第一,重型车肩并肩行驶在匝道路桥,危险浑然不觉,司机的驾照莫非都是“克莱登”发的?第二,超载也好,严重超载也罢。全球70%收费高速公路在中国,那么,这些疑似超载的货车,是怎么跑上高速去的?连接着几辆车都涉嫌超载,路政及交管部门的监管及查处责任去了哪里?

  “海恩法则”认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如今的路毁人亡,看起来是小概率的偶然,但谁能说在寒来暑往的这条路上,各种“先兆”与“隐患”,早就是明目张胆?

  这些年,高速匝道的“死法”实在千奇百怪:超载死、多雨死、设计死、施工死……甚至还有死得莫名其妙、讳莫如深的。可能路桥是好的,司机也是乖的,恰巧那么一阵风、一场雨,就击中了匝道柔嫩的心房。譬如在2013年、2014年和2015年,福建莆永高速永定土楼出口匝道、北京市朝阳区京通快速远通桥和江西省新余市孔目江立交桥匝道,均出现不同程度塌陷,而塌陷原因,据称都是连续多日降雨造成的。更耐人寻味的是——2012年7月30日,苏圩墩大桥南匝道发生路面局部塌陷,2014年8月7日,武汉三环线江城大道出口匝道出口路面塌陷,而这两起塌陷事故的原因,看架势注定要成为“千古之谜”。

  探究一段路桥在中国的“死法”,若干年后也许可以写就一本《盗路笔记》。领导不发话、家属不闹事,人命或许都唤不回一场大整顿、大检查,于是过了也就过了。粤赣高速匝道路毁人亡,这究竟该怪谁呢?真相只有一个。其实,真相可能也迟早会泛黄,但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物流也好、迁徙也罢,确保起码的安全系数,高速才不至于当真成为“离天堂最近的路”。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