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郑州晚报:硕士城管离开一线说明了什么?
//www.workercn.cn2013-12-24来源: 郑州晚报
分享到:更多

    常州市有12名“硕士城管”在一线执法的讯息,去年经媒体报道后曾成为民众的关注点之一。最新情况如何?“报道的12个人,目前仅金坛还有1人仍在城管执法一线。参加公务员考试离开城管系统的,2人;外单位借调的,2人;其他7人(其中1人将调离)都已转为管理岗位,离开一线了。”(《新华日报》12月23日)

    仅仅一年,当初轰动一时的硕士城管,便纷纷离开了一线。这其中固然有城管职业差评带来的影响,但更多的是公务员基层管理体制的不健全。类似新闻中,硕士城管们以基层岗位为“跳板”的行为,在公考队伍中屡见不鲜。对于部分公考者而言,许多基层岗位,仅仅意味着获得编制的一个门票,至于服务多久,服务什么,都是可以事后权衡的事情。在这种氛围下,许多基层的公务员岗位,尽管通过考试招来了一批人才,但往往因为这种缘故,再度陷入人才匮乏的境地。

    就硕士城管而言,其岗位设立初衷应是旨在提升城管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水平。这在城管体制未有进行大调整的背景下,无疑是一个既现实又合理的方案。高素质的人才,规范化的执法,显然有益人员扭转职业形象。但现实可能不会按照我们的想象“出牌”,对多数硕士城管而言,这种职业选择可能无关职业理想,而仅仅关乎编制饭碗。更直白地说,选择这个被污名化甚重的职业,于这部分人而言,仅仅是出乎竞争相对少,更加容易考上“公家饭碗”的考虑。

    当然,在整个硕士城管队伍中,不排除有一些沉下心来的务实工作者。如新闻中提到的东南大学硕士毕业的李萌,进入城管工作以来,总是按照规范执法的要求做事,未和摊贩发生一起冲突。但杯水车薪,一两个这样的坚守者,怎能扛起整个职业形象的大旗?对于坚守者而言,最大的苦闷不仅仅来源于基层工作的繁重挑战,而更来源于职业前景的未明。无论高学历还是低学历,维系一个职业的希望,就在于合理的考评体系以及上升空间。而对硕士城管而言,如果找不到这个,显然也失去了努力工作的动力。

    无论是选择出走的硕士城管,还是一两个坚守岗位的青年,两者均折射出城管职业未实现正常化。城管,作为行使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部门,应该建立怎样的晋升体系以及怎样的考评秩序,是留住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必须思考的重要命题。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大趋势下,城管队伍素质的提升显然也势在必行。以江苏硕士城管为例,摆在相关部门面前最大的难题,可能不是能不能招来高素质城管,而是能否留住高素质城管。而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应是理清公考岗位的职业晋升途径以及最低服务年限要求。于前者而言,即是仿效深圳公务员改革所明确的行政执法类职级划分,使工资待遇与职级挂钩,让一线的城管工作者亦有奔头。于后者而言,则是避免所谓的编制投机者以基层为跳板,用一个相对合理的服务底限要求,匡正职业队伍中的浮躁之风。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