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观点PK-正文
医生多点执业缓解看病难
//www.workercn.cn2014-07-24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更多

  赞成

  缓解看病贵看病难

  北京对医生多点执业的“松绑”的最大亮点,不仅仅是医生可以“公公开开”地多点执业了,而是对政府卫计部门、医院和医生之间相互的关系进行了一次有效的定位,划清楚了政府管理部门、医院和医生三方权力的边界得到进一步明晰。

  医生多点执业无需医院审批,明确了政府卫生计生部门在对医院和医生的管理上,主要着眼于对医生依法执业资质的审核,不再干涉医院对医生的用人方式、劳动报酬、职称评定等医院内部管理层面的问题。既是政府职能回归本位的一种体现和进步,也让政府卫生计生部门在管理权限上有了一个明确的区分。只有权限清晰,才能改变政府职能部门要么不作为、要么乱作为的弊端。

  医生多点执业由“黑着干”到“明处干”,这种改变对于医院而言,可以说是一种比较艰难的诀择。在某种程度上,医生俨然成为医院的“私有财产”,医生的医能无法全社会共享。现在,医生多点执业无需医院审批,医院对医生管理的权限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划清,即对医生在本院的医疗行为负责,对于医生多点执业之中出现的任何医疗事件不用为其埋单,医生必须为自己的多点执业所从事的医疗行为负全责。

  过去医生申请多点执业,基本上都要经过院长签字后,才能得到医院授权的“同意书”,导致了很多医生难以成功办完手续,单位“不放人”形成了医生多点执业的障碍。现在,医生多点执业无需审批,扫清了医生多点执业的限制与障碍,进一步调动了医生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有力促进了区域间、机构间、院际间的人员流动、技术流动和资源流动,对于统筹调配非常有限的医疗资源非常有效,有效缓解了“看病贵”“看病难”。(井水明)

  延伸

  看教师多点执教可行性

  以往,医师随便去别的诊疗机构或者自己从事执业,被相关部门定性为违法违规行为,大力挞伐,并严厉禁止。但是,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医疗资源紧缺的现实,“异地执业”慢慢在现实需要面前开了口子。现在,北京市规定“医师多点执业”无需主管部门同意,可以说是在科学化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这是现实需求带来的变化,值得点赞。

  说到“医师多点执业”,让我们不禁想起了“教师多点执教”这个话题。我们知道,在当前形势下,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课,是严重的违规行为。很多地方教管部门规定,一旦发现有偿补课现象,不但本人受到处罚,其所在学校领导也要承担相应责任。如此以来,教师有偿补课成为一道高压线。谁踩上去,都可能引发地震。但是,因为假期里,家长学生需求旺盛,家教市场一直红火。很多老师冒风险,也要去从事家教和补课工作。主要原因是,无论干家教,还是在培训机构兼职,其收入都相当丰盛。

  业余给学生补课,证明市场需求旺盛。从“医师多点执业”的角度看,“教师有偿补课”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所以家教市场旺盛,收费高昂。很大原因是需求大于供应,在很多家长眼睛里,利用假期、休息日让孩子参加一个补习班或者是一对一补一下自己的弱科,对于将来的升学考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旦放开“教师补课”,会发生什么呢?一个是很多教师会投入到这个行业中;而更重要的一个是家长发现能够选择的老师越来越多,收费也会越来越低廉。因为在从事家教、补课的老师当中,竞争还是很严峻的。

  当然,放开教师利用节假日补课,绝不是什么也不管。对于教师资格,教学水平还是应该考核。一方面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另一方面,家长最有发言权。尽快淘汰那些浑水摸鱼、滥竽充数者。真正做到那些需要的学生能够找到好老师,那些精力充沛,能力高超的老师可以多付出,从而有更好的收入。(李夏)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