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阿莱科斯的坟墓监狱
沈萍
//www.workercn.cn2016-05-20来源: 检察日报
分享到:更多

  很喜欢《人》这本书。意大利著名记者、作家奥里亚娜·法拉奇和上世纪七十年代希腊抵抗运动英雄帕那古利斯·阿莱科斯是一对情侣。遵照阿莱科斯的嘱托,1979年,法拉奇在阿莱科斯死后三年撰写了40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人》,叙述了阿莱科斯“为自由和真理而孤军奋战,毫不妥协的英雄”的坎坷一生。

  如果我怀着读小说的心理去读这本书,那么,我的感动可能归功于作家的文字的魅力,因为这样的钢铁战士我只在小说里看到过。掩卷沉思,我知道,这不是作家塑造的人物,是真人真事。我真切地为阿莱科斯的坚强与勇敢而震惊。

  阿莱科斯是一名军官、诗人,在一次暗杀暴君行动中失败而被捕。因两次越狱,监狱长扎卡拉基斯专门为阿莱科斯设计了一座坟墓监狱。顾名思义,这座特殊的牢房不仅颜色像坟墓,而且大小和外形都像坟墓,所不同的只是,一个三十厘米见方的小窗打破了水泥墙的单调。人待在里面,站立起来头顶着天花板,如同被活活埋葬一样,躺在床上就像躺在棺材里一样。

  但这一切没有使阿莱科斯屈服,也没有改变他永不妥协的英雄形象。他的坚韧,在于他忍受和反抗时具有耐心,在于他掩盖痛苦和以牙还牙时显示的骄傲,不逆来顺受是他的秘诀,不把自己看作是牺牲品,不向他人流露丝毫忧愁或失望,必要时便采用讽刺和嘲弄的手段。

  为了听到一个不同于自己的声音,阿莱科斯必须靠争吵和歌声的回音,那种固执的沉寂使他神经欲裂,他可以忍受毒刑,可以面对死亡,但不能容忍沉寂。他时常同墙上的影子讲话。门旁爬来一只蟑螂,他欣喜若狂,某种幸福感油然而生。他驯养蟑螂,为它起名叫达利,他和蟑螂游戏、讲话,告诉它自己的勇敢、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希望。

  开玩笑能分散他的注意力,有助于战胜烦恼,解除苦闷和空虚。一次,他耐心地用面包片和肥皂头制作了一支假枪,然后把枪对准了给他送饭的看守:“举起手来!给我钥匙!”把那两个看守吓得哇哇大叫,扔了盘子就跑……他尽情地捉弄了他们一番,开心得仰天大笑,手舞足蹈。

  他自编新闻,充当电台播音员,从中找寻乐趣。他抓住囚室的铁栏杆,朝着警卫室、朝着卫兵、朝着其他囚室呼喊:“注意,大家注意!博亚蒂新闻电台现在开始广播,新闻号外……”他的才能还在于能在扣人心弦的情节急转处戛然而止:“亲爱的听众,欲知下文如何,且听明日分解。”监狱长扎卡拉基斯为此气得肝病发作,一个星期卧床不起。

  1973年,阿莱科斯被军政府特赦。至此,他在这个墓穴里煎熬了整整五年。五年中,有十七次他用割药瓶的锯条锯铁栏杆被发现;有五十二次他受到没收笔、纸、报纸书籍的惩罚;有十八次遭宪兵司令部的毒刑而昏厥过去;有十八次他们说他是疯子,强迫他穿上紧身衣;至于绝食的次数更是多得数不胜数。在那里他见过一只蟑螂和一百三十六只蚂蚁。他忘记了什么是时间,什么是天空……

  《人》是一部用心理写作的书。在惊叹作者的心理描写剖析得异常细腻深刻的同时,我想,法拉奇是在告诉世间:人,可以如此坚强,如此有力量。生活的品质,取决于人的品质。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