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读书,让从政生涯气象万千
尹卫东
//www.workercn.cn2016-04-29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现代社会是一个压力社会,官员更是时刻面临纷至沓来的矛盾和有形无形的压力。如何调适心理壅堵与焦虑?读书无疑是一剂灵丹妙药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通过“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政治文化现象。应该说,在隋唐科举取士后,古代官员大多有一点谈经论典、舞文弄墨的本领,上朝议事、下朝读书,朝出鏖战、暮归讲道的佳话不绝于史。

  不过做官读书问题,在当今官员中还是一个普遍问题。一方面,感慨读书“无趣论”者有之,借口读书“无暇论”者亦有之,更有甚者,宣扬读书“无用论”,自甘沦为不读书的“俗吏”。另一方面,读书之于干部,愈显重要。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重视读书学习,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据说毛泽东同志一生读了10万多册书。习近平同志当年在陕西农村插队时,曾为借阅一本《浮士德》,在乡间步行30里;担任总书记以后,依然读书不倦。他感言:读书已成了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根本上改变的,是一个人的气宇与格局。现代社会是一个压力社会,个人得失、子女教育、生老病死,都会对人生构成挑战、形成压力,官员更是时刻面临纷至沓来的矛盾和有形无形的压力。如何调适心理壅堵与焦虑?读书无疑是一剂灵丹妙药。有意识地选读历史、文学乃至天文学等方面的书籍,能让我们在现实世界之外,拥有更辽阔、更丰富的精神世界。长年阅读,含英咀华,会在不知不觉中温润我们的情怀、拓展我们的格局、提升我们的境界。

  本领恐慌,是现在许多干部面临的困窘。实践证明,读书就是用千百年来的人类智慧浇灌你,用许许多多一流的脑袋帮助你。“干部”是职务,更是职业,既要有综合性的能力素质,更要有职业化的专业水准。对领导干部来说,理论上不去,工作终究上不去。夯实理论功底、锻造宏观思维,需要多读一些闪烁思想光芒的书籍,其中最管用的无疑是哲学。诚如李瑞环同志所说,哲学是“明白学”,是“智慧学”。研阅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察宏观世界就好似多了一副望远镜,不为眼前所障目;考察微观领域也比别人多了一副显微镜,不为假象所迷惑。

  当然,做好本职工作,阅读专业书籍也必不可少。倘若能把专业知识上升到诸如领导学、旅游学、民政学等学科的高度,面对工作实践中的种种疑难杂症,就能突破经验局限,善于用共性规律来解决个性问题,始终把控主动权,做到登高望远、从容不迫。

  领导干部用于读书的时间相对有限,应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办法。不妨硬着头皮啃一些“大部头”的理论书籍,比如马克思的《资本论》、恩格斯的《反杜林论》等,虽耗时费力,但似慢实快,练的是“内功”,收获的是“种子”。不妨读一些有影响的名家著述,比如做经济工作的,可以读读厉以宁、吴敬琏、林毅夫等人的著作。还应该尽量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古人讲,不动笔墨不看书。写与读是天然的吐纳关系。动笔头可以促进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从文化接受者转变为创造者,进而形成读思结合、学用相长的良性读书习惯。

  上世纪80年代,胡耀邦同志曾殷殷嘱托领导干部们,要读马恩列斯全集、读四书五经、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读二十四史。这些书共有2亿字左右,即便以一天读1万字计,读完至少也需14年。他还说,20多岁的干部按这个方向努力,到40岁左右就可以成为一个学者了。对大多数干部来说,这是一个高山仰止的目标,虽不能至,但只要心向往之,孜孜以求,从政生涯就会有声有色、才情横溢,整个人生也会因阅读而草木葱茏、气象万千!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