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图案写信体现教育苦心
赵欧仁
//www.workercn.cn2016-02-02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更多

  1月28日,在绍兴柯桥区中心幼儿园上小班的彤彤,放学回家带回了一封信,说是园长妈妈给的寒假礼物。拆开这封信一看,彤彤的妈妈立马就“晕”了。“这又是图画,又是数字,又是字母的,难道是传说中的火星文。”彤彤妈妈将背面的翻译文打开,这才看懂了意思。(2月1日《绍兴县报》)

  这封信里,有些图形、文字很简单,例如开头只有两个字,“的”和“你”,其余是一个嘴唇、一颗爱心、两个小朋友、一扇门和一个大拇指,连起来的意思就是,“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看到这句,大部分的家长还都认识,但信的正文就显得“高深”了。

  其实,为了写这封信,园长一定下了不少工夫,甚至比写一封“正常”的信还要花费更多时间,动更多脑筋,毕竟,要了解孩子们的说话方式,了解假期中孩子们的生活,这些都要有心才能做到。

  园长的初衷值得赞赏,当然,具体到这样一封“图案信”,还是有可以商榷的地方。比如,虽说孩子们尚处在识字阶段,可用图案、字母取代文字表述感情的地方毕竟是少数,通篇用这种方式更多的是一种娱乐,郑重其事地把它当做孩子的语言让家长了解,恐怕并不准确。更有人担心,如此图案遍布的“文字信”,对幼儿园阶段孩童的认字习惯,恐怕也并无裨益。有网友建议,可以将文字信附在图案信之前,如此,倒是能让孩子们通过对比,增加学习乐趣,掌握更多文字,也便于家长们读懂园长的温情,笔者认为大可以采纳。

  虽说有上述建议,但笔者认为,园长的一片苦心理应给予肯定,毕竟,这封信的本身以及信的内容,都能够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温暖。更重要的是,教育工作者就应当如此潜心研究教育方式,这是家长和孩子们最大的心愿。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