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杨国栋:“要分数”让大学文凭加快贬值
//www.workercn.cn2013-10-09来源: 燕赵晚报
分享到:更多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1.1%的受访者坦言自己上大学时,身边有过学生向老师要分的现象;41.1%的受访者感觉答应给学生加分的老师很多。大多数受访学生坦言,和教师沟通、联系,都只是为了让老师“记住自己”,给个好的成绩。(10月8日《中国青年报》)

    大学生的分数不是考出来的,而是“要出来”的。这样的事实更让本来含金量就不是太足的大学文凭越发褪色。难怪国外一些大学不再相信中国学生的成绩单,除了成绩单本身涉嫌造假,这种与真实考试成绩相去甚远的成绩单本身也是水分多多,完全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做社团或学生会工作耽误学习时间;申请出国或忙于实习、创业的,没有太多时间用于学习,都不是要求加分的理由。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读大学是为了学知识,不是为了混文凭。答应给学生加分的老师不是在帮学生,而是在害学生。“要分数”不仅异化了大学师生关系,还让所在高校蒙羞,学校声誉受损不说,更变相让文凭贬值。

    许多发达国家和我国香港地区,学生都是不能随便给老师送礼的,礼物超出一定金额即被认定为行贿。可大陆的高校教师收礼却是司空见惯,以至于考试成绩都能成为敛财的工具。师道尊严荡然无存的同时,也败坏了校园风气。此前发生的内地学生贿赂香港教授入狱案,固然应怪学生只想投机取巧,但内地高校普遍存在的“要分数”现象,也是害其入狱的重要原因。

    “要分数”行为说明一些高校管理不严,老师的权力过大。不仅要加强对授课教师的监督,更要改变目前专业课成绩由任课教师说了算的现状。对违规教师停课停职直至开除教职,纪检部门也应及时介入,根据收礼金额决定是否送司法部门追究法律责任。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