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对“扮人贩当街掳孩子”要依法惩处
前溪
//www.workercn.cn2016-04-14来源: 未来网
分享到:更多

  一段“人贩子当街抢小孩,无路人上前拦阻”的街头实验视频近日在微博上被大量转发,并在微信朋友圈形成刷屏之势。这段视频引起很大争议,部分网民为片子反映出的人心冷漠感到震惊,也有网民认为实验设计不合理,有哗众取宠甚至炒作嫌疑。(4月13日《京华时报》)

  用自己的弟弟作诱饵,自己则当街抢小孩,并且是在摄像头下演绎,结果是无路人上前拦阻,这一测试的视频被大量转发,很容易地让人得出人心冷漠的结果。 然而,这样的结果是似是而非的。试想,在闹市区,有多少人贩子敢当着那么多人明目张胆地抢小孩子?而且当事人也承认自己不是专业演员,演技不行,一些情节没有设计到位,恐怕当时围观的人都看得出,这是在闹着玩的。

  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设计出自以为是的“闹剧”,然后“绑架”公众,这是许多人最喜欢做的“道德测试”,类似的“道德测试”也已经有好几次了。比如在街头丢钱包,然让通过捡的人表现来测试道德。这样的“道德测试”已经让公众很讨厌了。一方面,这种测试并不能测试出社会真正的道德水准,另一方面有欺骗人的感觉,而且容易形成“狼来了”的结果,等到有人真的在街头抢孩子,反而会让人误认为是“演戏”,谁也不愿意出手,结果是“害”了孩子。

  据拍摄者称,自己发布片子的初衷是提醒公众更加关注儿童拐卖事件,对马路上的可疑情况保持警惕并伸出援手,并不是有意批判社会冷漠。或许主观上是如此,但实际上在网上传播,却会逐渐背离初衷,况且用假的东西来“测试”公众的真实感情,这与欺骗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自己不道德,又拿不道德的东西去测试别人是否道德,这岂非是太荒唐了?

  其实,这样的道德测试根本不可能测出什么?对于人贩子,人人深恶痛绝。一旦发现真的人贩子拐孩子,恐怕要将人贩子往死里打了,怎么可能会出现无路人上前拦阻?正因为当时围观者早看穿了其中的把戏,才懒得理会。媒体就报道过多次人贩子被打得很惨的事。

  街头的“道德测试”可以休矣,对于这种明显扰乱公众视听的“道德测试”,应该加以规范,应该让扮人贩当街掳孩子者受到法律的惩罚,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而不是任其妄为,一次次地搅乱我们的视听。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