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朱 玲:双十一畅想曲
//www.workercn.cn2015-11-11来源: 浙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创新发展,产业转型,拉动消费,无一不需要互联网新业态给力,它是新引擎、新动力,更是助推转变发展方式的基础。祝愿互联网经济每天都如今天这般,举世共享,兴盛蓬勃

  双十一终于来了!亲,你剁手了吗?

  “双11全球狂欢节,不只是5折”、“全年最低,只在今天”,光看看这些宣传语,就足以让人热血沸腾了!作为勤俭持家的好青年,为了这一天,提前半个月就开始摩拳擦掌,把中意的东西放进购物车,等到11月10日晚上,早早设好闹表,23点59分,最后一分钟倒计时,手机APP、电脑网站摆好pose,零点一到,开抢!电光火石之间,拼的是眼疾手快,手快有手慢无,这就是网购江湖的武林大会。

  11月11日,曾经的单身节,如今的剁手节。这大概算得上是除了春节以外,第二大最热闹的全民狂欢了吧。虽然是个“人造”节日,没啥深邃的文化底蕴,就一个单纯的主题——买买买,但即便如此,连文艺小清新们也心甘情愿被折服,卷起袖子,加入抢购大战,纷纷成为“马云背后的女人”。不得不说,这就是消费时代的魔力。

  年年有今日,血拼何其疯。预热期一年比一年提早,促销战一年比一年酣热。去年双十一当晚,淘宝交易额3分钟10亿元,5分钟20亿元,每分钟支付成功峰值为79万笔,只用了21小时,总成交额就破500亿元,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今年节前,阿里通过蚂蚁花呗给女生直接派发消费额度,人均5000元,剁手党们大呼好贴心,可以甩开膀子买到爽。

  可以说,经过七年升温,双十一购物节已成为网络消费风生水起的一面旗帜。促销大战从阿里蔓延到京东、国美,从城市蔓延到乡村,从国内蔓延到国外,从线上蔓延到线下。撇开电商之间的口水战不谈,地铁、公交、电梯、微信公号、弹窗广告、新闻推送……那铺天盖地的软文硬广,让你想躲也躲不开。这一场最大规模的购物热潮,与其说是商家一手打造,不如说是顺应市场所需,回应消费者所盼。

  个性化消费、移动互联网消费的时代已经到来。看似跟风的抢购,其实背后更多是理性的挑选。我会下单,我会抢购,因为我需要,因为我喜欢。我参与抢购,是因为我认同,认同你的物美价廉,认同你的促销诚意,而不是被那喧嚣的广告所蛊惑,冲昏了头脑。成熟的消费时代,买家更精明、更理性,假若买了一次吃亏,不会再买第二次上当。所以,也提醒那些还热衷于打价格战的卖家,比价格更重要的,是产品的价值与质量,是消费者的需求,低劣产品或许可以一时跑量,但追求高品质、高颜值才能持续跑赢。当然,如果还在玩虚假折扣、以次充好的低级把戏,那不仅是无德,更是无知。

  说实话,经过这些年的血拼磨练,秒杀本领见长,但谈到双十一,心情很复杂,既爱又恨。爱的是它的实惠,恨的是它的“后遗症”——后台客服忙到手抽筋,咨询留言只能收到自动回复;从下单到收货,快则一周,慢则遥遥无期,望眼欲穿到脖子痛,年年吐槽年年爆仓;收到疑似假货,维权烦且难,很多时候只能自认倒霉。这些硬伤让人心塞,也让注重购物体验的亲们避之不及。

  短板是问题,也是机遇,双十一不该只有便宜、只有吆喝,在提升交易量的背后,更要让上下游产业链和相关的服务业一同跟进,健康成长,这不仅关系到互联网经济新业态发展能否后劲十足,也关系到能否充分激发创新创业活力、释放新需求。网络强国战略的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目标的实现,“互联网+”已成为不可缺席的一大主角。

  创新发展,产业转型,拉动消费,无一不需要互联网新业态给力,它是新引擎、新动力,更是助推转变发展方式的基础。互联网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需要政府与万千商家、亿万买家共建,这一点毋庸置疑。

  其实,谈论双十一存在是否有意义,这本身就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一个话题。无论你买不买,淘宝就在那里。网购已经彻底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买买买的阵地,从商场转移到了电脑前、手机上,利用碎片化时间,足不出户,商品送到家,连家里老人都夸:“网购真方便!”甚至出门买菜、跑步都不用带钱包了,直接用电子钱包支付。互联网让生活更美好,这些真真切切的变化,我们每天都在亲身感受着。

  双十一一年只有一天,网购却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祝愿我们的互联网经济每天都如今天这般,举世共享,兴盛蓬勃。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