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管理和服务”是公认的重要政府职能,老百姓欢迎的是服务,政府机构感兴趣的往往是管理。结束“审批长跑”,要少些管理、多些服务,其中管理也要最大限度融入服务意识
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吃店,开业手续要办两个多月,跑近10个部门、中间少不了找熟人托关系——这还是行政审批改革后的速度。难怪有人说,“审批长征”不见了,“审批长跑”还是常态。
面对一项项审批,创业者不胜烦扰的同时,也有许多困惑:每个政府机构的每项审批要求,就其本身看似乎没什么不合理的。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食品监督部门难道不应该从严审核吗?大城市环保压力剧增,环保部门难道不应该严格履职吗?发生火灾后果惨重,消防部门难道不应该一开头就把好关吗?让创业者自己来评判,恐怕也很难说清哪一个环节可以省略。而当这一道道关卡、一项项程序同时加在一家小微企业身上,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审批时间越来越长、时间成本越来越高。
创业者能做的莫非只有充分理解、耐心等待?恐怕并非如此。近两年,国家大幅清理审批事项,从大型工程的建设到小微企业的运营,都有涉及。这数百个清理压缩的审批项目,当初设立时也各有充分的理由,如今不再审批,市场的运转似乎并未因此混乱低效,反倒呈现更多活力。可见,看似合理必要的审批,有的可能只是出于固有观念——“审了几十年,不审岂不乱套了?”有的可能是以一个不容置疑的大概念掩饰值得推敲的小项目——譬如食品卫生监管的确要加强,但应加强的未必是现在审批的环节,可能是其他。
对新设的审批,全社会已有足够的“警惕性”,要求政府部门从方方面面论证其必要性,有的地方还提出了听证的设想。其实,大量存在的审批老项目同样有必要全面梳理、系统论证,看看哪些不审也行。
再怎么压缩,仍有些环节非审不可。照章办事、严格审核是应该的,但操作中同样存在如何提高效率的问题。为什么有的人办理业务时会有“被刁难”的感觉?真正遇到态度不好的是少数,大多数情况是“一次不跟你讲清楚”。你好不容易等来了工作人员上门验收,他指出3处不合格;你赶快整改,约工作人员再来,他又找出另外2处不合格;再整改,可能还有不合格之处。这样的工作人员未必是存心为难人,但结果往往是两种:一是老百姓默默忍耐但内心对政府部门产生不满;二是往别的地方动脑筋,托熟人疏通关节。这既给创业者平添劳烦,又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
“管理和服务”是公认的两项政府主要职能,老百姓最欢迎的是服务,政府机构最感兴趣的往往是管理。结束“审批长跑”,要少些管理、多些服务,其中管理也要最大限度溶入服务意识。
审批提速的重要意义早已反复重申——促进就业创业、增强市场活力,但“审批长跑”仍时有发生,恐怕要在制度创新上想想点子。有人说,现在已进入互联网时代。那么,提高审批效率是不是也可以借鉴互联网思维?好,点个赞;不好,给差评。让管理和服务的接受方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