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房产去库存还要靠市场
孙勇
//www.workercn.cn2016-01-27来源: 河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达7亿平方米。就河南而言,去年前11个月,河南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为6796.84万平方米,商品房库存面积为3563.58万平方米。据河南商报报道,近日省两会召开,房地产“去库存”成为不少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在省政协委员杨明看来,当下一个不能否认的现象是大量房产积压。与此同时,数以百万千万计的流动务工人员因户籍障碍无法买房。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房地产企业发展失控。失控原因,除了市场过度开放外,政府的刺激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助推作用。对此,杨明建议采取政府帮扶,盘活房地产、进一步降低首付比例、借城镇化消除库存压力、推进房贷利息抵税等办法去库存、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影响经济转型发展的“拦路虎”。有人将目前房地产的巨量库存比喻为“悬在行业头顶上的堰塞湖”,既表达了对过剩问题的担心,也说明治理该领域的产能过剩已迫在眉睫。正因为此,有关政府部门也下决心、出重拳予以深度治理,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比如去年,省政府就出台《关于促进农民进城购房扩大住房消费的意见》,明确表示对于商品住房库存较大的县(市、区),当地政府及房管部门要积极组织农民团购,可适当给予一定比例补贴。

  事实证明,“去库存”,治理产能过剩这一顽疾,离开政府的“有形之手”恐怕很难见效。一方面,要看到我省城镇化率不高、城镇化蕴藏的潜力还是非常大的,尤其是房地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要看到郑州等大城市之外的省内中小城市的库存量还很大,消化周期还很长,这些地方房地产行业的产能过剩,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且原因错综复杂,治理起来也非常不容易。所以需要妥善处理,打好一系列政策措施组合拳,给予“真金白银”的支持。短期看,这些政策措施是有的放矢的,也容易看到一定的效果,但长期来看,“去库存”不是政府的“独角戏”,更不能老指望政府不断地“放大招”、出利好。

  正如杨明委员建议的那样,采取购房补贴、税费减免、鼓励农民进城买房等一揽子政策措施都是非常必要的。当然也不得不承认,并不是所有的库存都能出清,像目前相当一部分库存,虽然不能像任志强前段说的那样“只能炸掉”,但确实存在仅靠政策也难被顺利消化的可能。在笔者看来,“去库存”和所谓的“救市”并不能简单地画等号,也不是为了推动房价上涨,而是为供给侧改革和经济转型赢得时间、打开空间。解决房地产库存问题,政策说到底还只是辅助配套措施,最终还得靠市场说话,更重要的是房地产商首先要认清形势转变观念,不熬不等,别老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面对“倒逼”的客观现实,该壮士断腕的时候一定要痛下决心,否则拖着拖着可能就变成了“僵尸”,沦落到被市场出清的境地。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