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李长安:企业新型学徒制 有助于破解“技工荒”难题
//www.workercn.cn2015-08-11来源: 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企业现代学徒制最大的优点是采取了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为企业的需求与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搭起了一座桥梁

  近日,人社部、财政部共同印发了《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制定了《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加速、“技工荒”现象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制定并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不仅有利于解决劳动力市场中供给与需求相脱节的矛盾,也有利于企业直接介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这对于缓解“技工荒”现象,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劳动力市场中对技工的需求日渐庞大。人社部最近的一项统计显示,在中国2.25亿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中,技能劳动者总量仅为1.19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约3117万人,技能型人才严重缺乏,仅制造业高级技工缺口就达400余万人。

  相对于市场的巨大需求而言,我国中高等技工院校能够提供的用工人数只能说是杯水车薪。目前全国共有技工院校近3000所,在校生380余万人。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技工院校就业率却一直保持在96%以上,很多骨干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技工特别是高级技工的工资水平也随之水涨船高,许多工种出现了“高薪难求”的状况。

  企业现代学徒制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模式,其教育对象既包括学生,也可以是企业员工。对他们而言,就学即就业,一部分时间在企业生产,一部分时间又在学校学习。因此,学生和员工都可以从企业领取相应的工资。如今,这种模式已经被发达国家广泛采用,为其成为“制造强国”准备了强大的技术人才队伍。

  但是在我国,由于各种陈旧观念的阻碍以及政府投入的不足,许多技工学校出现了学员报名不积极、社会举办不热心的情况。为此,此次《工作方案》提出,企业现代学徒制的培养对象是与企业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的技能岗位新招用人员和新转岗人员,培养模式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方式,培养目标以中高级技术工人为主,培养期限为1-2年。培养方式在企业以导师带徒为主,在培训机构以指导教师带徒为主。与此同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将会同财政部门对开展学徒制培训的企业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每人每年给予4000-6000元的补贴。

  企业现代学徒制最大的优点是采取了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为企业的需求与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搭起了一座桥梁。如果能够将企业现代学徒制试点过程中的经验加以总结并及时推广,那么困扰我国多年的“技工荒”现象必将会得到极大的缓解,对增强中国在“工业4.0”时代的竞争力、加快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也大有裨益。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经济学博士后)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