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热点聚焦

人民日报海外版:护法治反暴力是香港主流民意

任成琦
2019-07-22 07:19:1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7月20日下午,香港各界人士发起“守护香港”大型集会,呼吁维护法治、反对暴力。过去一个多月来,面对一系列暴力事件,越来越多的港人开始密集发声,站出来向暴力说“不”。大家支持警方严正执法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支持对暴力犯罪者追责,希望重塑法治环境,呼吁理性团结,聚焦经济民生。

  此前香港社会围绕特区政府有关条例修订出现纷争,一些极端激进分子借机暴力冲击立法会大楼、围堵警察总部,甚至制造、储存爆炸品。且看他们恶劣行径有多猖獗嚣张——至少10名警察被以硬物击伤或高空掷物砸伤,有警察面部及眼部骨裂,更有一人右手无名指被暴徒咬断。21日晚,部分激进示威者围堵香港中联办,向该机构办公大楼门口悬挂的国徽投掷黑色油漆弹,在外墙喷涂侮辱性字句,并试图冲进办公大楼。

  这些有预谋、有组织的乱港行为,尤其是冲击中联办的行径,公然挑战中央政府权威,触碰“一国两制”原则底线,试图将“东方之珠”拖入混乱的泥淖,早已超出文明社会的法治范畴,逾越自由表达意见的底线。越来越多的港人看清乱港分子的丑陋面目和真实嘴脸,于是选择用“守护香港”大型集会等行动来力挺警方和特区政府。说到底,广大港人对法治的信仰与对和平理性的执着,从来没有改变。

  因为大家心里明白,法治是香港社会的核心价值,安定祥和是全体港人的最大福祉。如果任由暴力持续下去,必将对香港繁荣稳定造成更大冲击,影响每位港人正常生活和家庭生计。“真希望事件早日平息,大家过安宁日子。”香港尖沙咀一间药房经理张先生的话,说出了全港普通市民的心声。

  而乱港分子对这些呼声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他们赤裸裸的暴力行为对香港经济民生的负面影响正逐渐浮现:金融是香港的经济核心,但近一个月内连续3个新股首次公开募股(IPO)“刹车”;香港是国际旅游城市,但零售业营业额近期出现双位数跌幅;香港是全球自由经济体标杆,但有企业竟然遭到骚扰和恐吓……乱港分子横行无忌,各行各业所受到的这些损害,最终却要由香港社会共同“埋单”。

  乱港分子不顾主流民意和港人利益一意孤行。不管打着什么冠冕堂皇的幌子,他们所作所为背后的盘算,无非是想要使特区政府瘫痪,破坏“一国两制”,争夺香港特区管治权,以香港乱局牵制中国发展大局。而众志成城的强大民意,恰恰是抵制暴力和维护法治的最有效利器。乱港分子的所作所为与尊重法治和崇尚理性的香港主流民意相悖,与期待社会安宁和民生改善的大众良好愿望背道而驰,看似有术、有效,实则有限,最终只能遭到可耻的失败和法律的严惩。

  和气致祥,戾气致异。安宁和谐的香港才是美好的香港。香港虽有不错的家底,但经不起折腾,经不起内耗。只有团结起来、和衷共济,才能把香港这个共同家园建设好。人们期待香港各界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暴力,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凝聚社会共识,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在“一国两制”的大道上行稳致远。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一律不搞脱贫摘帽庆祝活动:好!

    近日,国务院扶贫办发文要求进一步落实贫困县约束机制,明确要求在脱贫攻坚期内,所有贫困县(含已脱贫摘帽县)必须保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贫困县摘帽后,必须坚持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一律不搞摘帽庆祝活动,一律不拍摄摘帽专题片。

  • 中工时评:请为青年医生减减负

    为年轻医生减负,并不意味着公众所获得的诊疗服务就会变差。如果医疗资源供给多元化、丰富化,那么年轻医生的工作环境、工作压力也会得以改善,群众的看病体验感也会提升。而这,就需要加大医疗资源投入,这样的投入包括了硬件和软件,如果只是医院大楼盖起来,医生、护士的编制却未增加,那么即便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依然不能祛除年轻医生的黑眼圈。

  • 中工时评:不是每一片老厂房都能变身艺术区

    广州红专厂局部拆除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红专厂所属厂房原为广州罐头厂的厂房,该罐头厂是“一五”期间广东省重点建设的大型企业之一。目前,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已经对外表示,局部拆除区域不涉及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

  • 中工时评:不能让企业家为“人渣”“陪靶”

    某企业董事长因为猥亵女童,私德败坏并违反法律,正被司法调查中。毋庸置疑,讨伐之,严惩之,是必须的,正当的,也是正义的。但与此同时,在一些媒体报道的标题或行文的表述中,出现了“企业家如何成为人渣”“企业家猥亵女童”等,颇有将“矛头”引向企业家群体的味道。

人物

  • 从任达华被刺案反思公共安全

    十几天前,百度CEO李彦宏在公开会议上被泼了一瓶矿泉水,舆论哗然。当时就有人说,这次泼的是水,下次会是什么?下次会是谁?不料一语成谶。

  • 于瑾: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杰出代表

    52年的生命里,28年站立在三尺讲台,于瑾把一半的人生岁月都奉献给了教书育人的事业。当她的话语回荡在教室里,身影行走在校园里,熟悉她的师生们或许并不觉得有多么特别,直到她遽然离世,人们才突然明白,他们就这样永远失去了一名值得爱戴的师者。

  • 风气一变干劲足

    风文明是百姓脱贫、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正视农村存在的乡风问题、正确理解培育文明乡风之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影响着第一书记的工作思路。区别于只关注路桥建设、产业项目等做法,王新宇在驻村工作时,农村产业兴旺和农民精神文明一起抓,为乡村振兴凝聚起了精神力量。

  • 张富清的“富”与“清”

    追求精神富有、品格高洁的人生之境,并非一蹴而就,而要一生下足苦功夫老英雄张富清可谓名如其人。一个“富”字,一个“清”字,概括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高尚的品德。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