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垃圾分类是在2000年,当时上海北京都做过试点。十多年过去,又一波新的垃圾分类上线,这不会是过去的简单重复。想当年东京启动垃圾分类叫作垃圾战争,笔者把这一次始于上海的垃圾分类称作垃圾革命。既然是“革命”,就不是马到就能成功的,但这将是一次新的起点。
笔者注意到,围绕垃圾分类舆论有不少吐槽,这些吐槽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要不要进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定点定时的做法,以及中国的垃圾分类就是搞不好。
对于垃圾分类要不要做的问题,回答是刚性的。谈到垃圾分类,大家谈得最多的是现在已经到了刻不容缓、没有退路的时候了。这种说法虽然老套,但实情也是如此。我们的发展是以垃圾的大量产生为代价的。如果留心观察,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都有垃圾围城的现象。垃圾已经逼到我们眼前,容不得我们思考要不要进行垃圾分类的问题了。
积极一点来说,我们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生态文明,光有GDP的增长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在垃圾处理方面赶上来。
有人说,先搞好GDP,垃圾问题可以慢慢来。但城市就跟人一样,不仅要“吃”好、“穿”好,“新陈代谢”也要好。垃圾就是城市的代谢,一旦代谢不佳,城市不堪重负,这座城市在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生活上就会打折扣。根据测算,中国目前每人每天产生的垃圾已经超过1公斤。如果不想在将来陷入被动,现在就必须更加积极地考虑垃圾处理的问题,采取主动、有效的措施,实现垃圾分类。
垃圾就是污染,面对污染,全世界的通行原则就是谁污染谁负责。这不是你愿不愿意进行垃圾分类的问题,而是这就是你的法律责任,每个人都要对自己造成的污染负责。所以,对于要不要问题的回答是刚性的,这里面有强度也有硬度。
多年来我们对待垃圾处理的态度太过宽松,一般以说服教育为主,现在来了一波强制性的,有一些人就受不了了。但没有办法。在水、气、土、渣等城市环境问题中,垃圾处理是城市最大和最困难的挑战,不能等待每个人的觉悟提升,有时候必须采取疾风暴雨式的集中治理,然后转化为全社会成员的长期坚持与习惯养成,这样才能取得实效、巩固成果。
第二,关于垃圾分类怎么做的问题,吐槽最多。一是干垃圾湿垃圾怎么分,二是定点定时,很多人感觉不方便。虽说城市应尽可能为市民生活提供便利,但是,扔垃圾这件事是一个例外。垃圾分类就是要让大家不方便,因为垃圾本身是污染,处理污染的事情怎么能够随便方便呢?如果市民扔垃圾太“方便”,整座城市的运营就不方便了。
垃圾分类是一定要做的,但怎么分,需要有温度,也要有弹性。每一座城市的垃圾分类标准应该是因地制宜的。上海的垃圾实行四分类: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这是因为上海是东南沿海城市,土地稀缺,对垃圾的处理方式以焚烧为主,所以垃圾分类要分出干与湿,便于焚烧处理。
垃圾分类要由后端处理模式来决定。比如中西部如果以填埋垃圾为主的话,不分干湿垃圾也没问题。垃圾分类的方式是要因地制宜的,是灵活的、也是弹性的,但一旦通过主流讨论决定后,全民就要遵循此分类。
垃圾分类的规定是约定不是规定,定时定点的做法不是一刀切,也是约定的。上海提倡不同的社区可以有不同的方案,通过这样的做法给人们一点温度感,有一点人情味,让人们逐渐适应这种变化。
第三,人们很担心这一轮垃圾分类行动烂尾。因为在过去十几年的垃圾问题上,后端处置措施没有跟上,影响了前端的积极性。这一次不一样。垃圾处理有四大环节:上游的投放,中游的收集与运转,下游的处置。上海这次颁布的条例针对的是所有这四个环节,不仅前端要做到分类,后端也是一样,形成一个系统工程。
对于能不能做成功的问题,我们要做好持久战的打算。中国城市需要3-5年才能把垃圾分类的环节完全做到位,而人们垃圾分类的习惯需要十几二十年才能形成。
既然垃圾分类是大潮流,我们就要围绕这一潮流多动脑筋,人们的关注可以从争论要不要做、怎么做和能不能做成转变为如何将垃圾分类做得更有效率,如何让这个事情做得更快更好,让每个人能更快受益。
(作者是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