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地震发生后,成都共有110个社区实现“大喇叭”倒计时预警,其中成都高新区60个,占成都高新区社区总数的80%。楼顶建有地震预警“大喇叭”的社区,将在地震波及社区前,通过广播提前预警,从而保障社区民众安全、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6月18日《成都商报》)
每一次地震,都让人揪心;每一次地震,人们都想得到提前预警。此次长宁县地震,在灾难发生的关键时刻,成都市共有110个社区提前61秒左右通过“大喇叭”收到警报声以及避险倒计时提示,为市民及时疏散提供了宝贵的机会。除了成都的“大喇叭”,四川省内很多网友反应,自己家的电视上也提前出现了地震来临前的倒计时预警。事后,预警系统在网上刷屏,得到网友的普遍点赞。这是地震预警技术不断进步的表现,是我国大力推进防灾减灾的一个实质性成果。
地震预警“大喇叭”应该加速普及。早在2000年,就有专家学者从理论上预测过地震预警系统可减少的人员伤亡: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人员伤亡可减少14%;如果预警时间为10秒,人员伤亡可减少39%;如果预警时间为20秒,人员伤亡可减少63%;如果预警时间达60秒,则可使伤亡减少95%。现实显然比理论残酷,但地震预警能减少人员伤亡,却是铁定的事实,只是,人员伤亡减少程度要因震级、地形、地震发生时间等情况而论。
因此,加速普及地震预警“大喇叭”是当下各地要做的事。拿成都来说,全市下辖20个区(市)县和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那么多住宅小区仅有110个社区实现“大喇叭”倒计时预警,其中高新区就占到60个,剩下的分散到其他区市县,则显得极为不足。笔者及许多同事同学所居住的小区,在地震当晚就不曾听到有地震预警“大喇叭”在预警,通过不断刷屏的朋友圈,才了解到这种预警系统正在发挥重大作用,只得以“高新区房价高是有原因的”等来调侃与自嘲。
加速普及地震预警“大喇叭”,不仅需在数量上普及,还需普及相关知识。长宁地震发生后,不少成都网友对地震预警“大喇叭”表现出一无所知,纷纷吐槽说,当地震警报拉响以及“10、9、8、7……1、0”的倒数开始时,还以为是“某东搞的6·18年中大促销倒计时”,有的误以为是救护车正在一路呼叫着“闯关”抢救病人……可见,许多市民并没受到过地震预警“大喇叭”的相关知识普及。
然而,有消息称,在去年汶川地震十周年和全国第十个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成都高新区60个社区就启用了地震预警“大喇叭”。一年多时间了,在老百姓印象中,这个预警系统为何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也有消息说,这套地震预警系统在2011年6月就正式投入使用,最早在2011年12月汶川发生的3.8级地震中得到运用。果真如此的话,老百姓对地震预警“大喇叭”更不应该陌生,更不应该想不到是地震预警信号。
因此,地震预警技术需要不断进步,地震预警设备更需要快速普及,地震预警常识的普及以及日常的预警演练更应该同步跟进。加快推动“大喇叭”之类的预警系统在全国推广,以及在全国全面开通电视、手机预警服务,尤其是不能落下每一个小区、每一所学校、每一处医院、每一个商业中心,民众据此及时避险以减少伤亡,是各地必须抓紧做好的一件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