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唐卫毅:拆掉围墙易,拆掉“心墙”难
//www.workercn.cn2014-01-06来源: 燕赵晚报
分享到:更多

    在云南昭通市绥江县委、县政府综合办公楼,记者看到一个背着背篓的男人和一个戴着花头巾的妇女,走进办公楼直接进了电梯,没人盘问或让他们出示证件。在绥江县,全县所有党政机关都没有围墙,人们到机关办事不会被询问,也不需要登记就可以走进包括县委书记在内的任何一名干部的办公室。(1月5日《中国青年报》)

    这种“不设卡”的机关大楼,无疑与很多地方政府办公大楼高墙、铁栅围绕、保安门禁众多的局面,形成了明显反差。能够拆掉县委县政府机关的围墙,让老百姓随时随地出入办事,这的确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当地干部群众正在融为一体,官衙门、官架子、官面孔,在老百姓心目中渐行渐远。

    从报道看,当地拆除机关围墙,仅仅是转变作风的一个举措,而拆掉干群间的“心墙”,才是最主要的经验。比如,绥江县因向家坝水电站的建设而成为云南省第一移民大县,该县在一年时间里创造了三大奇迹:完成了300万平方米的房屋建设;两个月完成近6万移民搬迁;一个月完成库底清理。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甚至当初还发生了“3·25”群体性事件,绥江县与外界交通通道全部中断长达5天4夜。

    如何应对这种局面?绥江县从拆掉干群间的“心墙”开始,组织干部深入基层,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对困难群众进行重点帮扶等,三大奇迹验证了拆掉干群间“心墙”的成功。拆掉党政机关的围墙易,拆掉干群间的“心墙”难。如今,很多政府部门出台了很多便民利民举措,但是总给人感觉是在做表面文章,尤其是干部与群众之间,也似乎总隔着一道“心墙”。比如,一些干部不是居高临下,就是官腔十足,而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苦干的干部少之又少。绥江县拆掉干群间“心墙”的做法和经验着实值得借鉴。

    围墙不过是物质构件,而“心墙”则是阻挡血脉相融的一道屏障。要赢得群众最广泛、最真挚、最可靠的信赖和支持,关键是要拆掉“心墙”。怎么拆?一方面要敞开党委、政府的大门,不能再让群众吃闭门羹。另一方面,就是干部要真正走出去,下田间、入地头、进家庭,直面群众的困难和需求,真心实意帮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所以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不要看领导干部们写了多少心得体会、做了多少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及整改了多少问题和不足,也不要看出台了多少便民利民举措、建了多少新的规章制度,关键在于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拆掉与群众之间的这堵“心墙”。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