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没有张兰的俏江南还能咋整
黄丽嫦
//www.workercn.cn2015-07-21来源: 中工网—《河南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一手打下湘鄂情江山的孟凯最终被迫甩卖湘鄂情的商标以还债,类似的悲情又再发生在另一家高端餐饮企业俏江南的身上。在去年将控股权出让给欧洲私募基金CVC,最近却突然曝出创始人张兰其实早在2013年年底已经辞去了俏江南相关公司的董事和法定代表人等职务,并且不再参与日常经营管理。而更令人吃惊的是,曾经一度信誓旦旦要带动俏江南转型的CVC也被曝出其实已经不再持有俏江南任何股权。

  据张兰发表的律师公告,CVC全身退出俏江南的原因为未能依约向银行团偿还约1.4亿美元收购贷款,银行团于是授权香港保华顾问有限公司的代表出任俏江南集团的董事。

  保华有限公司公开信息并未能查询到更详细的信息,然而据俏江南的说法,保华是一家从事企业重组和企业咨询的公司,在亚太区拥有丰富的业务重组经验。这意味着,保华集团对俏江南而言可能只是一个过渡的角色。那么现在俏江南的控股权究竟是在谁手上?是银行团还是另有其人?可以说,现在俏江南身上还有很多谜团没有解开。

  不过,可以铁板钉钉的是,俏江南的张兰时代已经终结了。作为白手起家的女性企业家,张兰用十几年将俏江南做成中餐正餐连锁的标杆之一,这一点是值得称赞的。但国家限制“三公消费”的大棒让高端餐饮迎来了生死存亡的压力。高端餐饮的转型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或者也并非张兰凭借二十几年在餐饮行业摸爬滚打的经验就能扭转局势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张兰撒手,让有强劲资本势力的新鲜血液进来或许并不是件坏事。

  回过头来看高端餐饮这两年的转型之路,向大众化市场开源基本上是一个大方向。但前期的这种转型笔者认为还是稍显盲目的。比如在装修投入、铺租成本还有服务成本上明明是要人均消费三四百的主,却硬生生地降低身段去抢人均消费百余元的大众消费市场,最后很可能只是流水账做上去了,但能揣到兜里的钱不增反降,湘鄂情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现在一个新的机会点在于,虽然高端餐饮一时受到打压,但是社会消费升级的趋势不会变,追求有品质的服务的消费者还是存在的。以前高端餐饮是过剩的,但现在随着不少高端餐饮的退出,其实高端餐饮市场的需求始终会回归到动态平衡的阶段,因此这个还是大有市场的。

  另一个新的机会点在于,市场的个性化消费在加强。与其无底线地向大众消费群抛媚眼,损耗主品牌多年来的积累,还不如走品牌多元化的道路。在这点上,越来越多餐饮企业已经意识到了。比如在港上市的小南国,业绩似乎已现止跌回升之势。其2014财年的净利润仅103.2万元,但今年上半年净利增长已经不低于1000万人民币。看看小南国的门店结构,其2012年创立的大众化时尚品牌南小馆经过一年多的试水,2014年突然爆发,其门店已经高达17家。南小馆的同店收入增长1.4%,在公司总收入的占比也由2013年的4.2%上升至2014年的8.3%.

  而俏江南似乎也在往这方面转型。其在去年7月份正式推出定位为大众川菜的新品牌“妙川”,不过现在能公开查到的信息是,妙川仅在烟台和上海有门店。

  现在,离开张兰一手一脚打出来的原始企业文化,引入新思路大刀阔斧地革新,俏江南的命运系在新接盘者手中。在CVC手中,品牌多元化才刚刚开了个头。而在保华入主董事会之后,是否会继续延续这个策略值得期待。而在新的接盘方手上更大的压力在于:中餐正餐标准化程度并不算高,对俏江南而言,如果其未来要追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必须要摸索出一套可以更好地复制的连锁经营模式。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