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弓 长:以全方位服务回应中央要求职工期待
//www.workercn.cn2013-10-25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南海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工会要把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调动职工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中心任务,把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切实维护职工群众权益,不断焕发工会组织的生机活力。

    如何调动职工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工会组织的生机活力在哪里?总书记重要讲话阐明了增强工会组织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关键在于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当前,职工队伍规模日益扩大、内部结构多样,国企职工大大减少,非公企业职工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主体,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务派遣工大量出现,职工队伍呈现年轻化趋势。由于职工队伍内部结构变化形成了经济社会权利不尽相同的各种职工群体,职工利益诉求日益分化。回应党中央的新指示新要求,职工群众的新期待新变化,要求工会组织应着眼于更好地满足职工群众多层次需求,切实树立职工利益无小事的理念,以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生活水平为目标,提高服务效能,增强维权本领,构建服务职工群众工作体系。

    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应成为强化职工主体地位的新家园。做好服务职工工作,首要在增加对农民工和非公企业职工的吸引力。只有在保持国有企业工会工作良好传统的同时,将全方位服务向全体职工延伸,重点覆盖农民工、劳务派遣工、非公企业职工等权益亟需保障的人群,在解决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狠下功夫,推动同工同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公平享有、公共安全无死角,才能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让职工主体地位真正体现。

    服务职工群众工作体系应成为有效维权的主阵地。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是工会的根本宗旨,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只有以基层工会组织为依托,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和站点建设为依托,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构建工会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基层服务机构,才能全面提升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只有依托职工服务中心阵地平台,建立“救助-维权-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提供生活服务、医疗互助、心理疏导、文化娱乐、疗养体检等多层次的服务,搞好跟踪服务、志愿服务和延伸服务等,引导工会会员参与工会事务,才能增强广大职工对工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

    服务职工群众工作体系应成为参与社会管理的新平台。在社会管理大格局中,工会只有在党委负责、政府主导、社会协同中切实发挥服务职工作用,才有一席之地。只有完善服务手段,积极争取党政赋予资源手段,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优化整合工会的组织资源、政策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把经常性服务与项目式、订单式服务结合起来,与推进工会重点工作结合起来,纳入工会工作全面考虑之中,把工会各项工作融入到服务基层、服务职工的各项措施和机制之中,才能实现工会工作与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有效对接,与政府民生工作有效对接,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