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职工点题-正文
让“工匠精神”代代相传
许庆惠
//www.workercn.cn2016-04-21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分享到:更多

  昨天,大兴首创团河保障房工地现场,塔吊林立,一派繁忙。与平时不同的是,项目部门前多出了一个朱红色的拜师台。当天,北京建工六建集团的3名劳动模范和一名总工程师,现场签约收下10名来自各项目部的青年骨干当徒弟。双方还签订《北京建工六建集团劳动模范导师带徒协议书》,未来两年,师傅们将引导和带领徒弟,通过参加劳动竞赛、技改创新等方式,把几十年积累下的“工匠精神”传承下去。(4月20日《北京日报》)

  说起“工匠精神”和拜师学艺,年长的人都会勾起几十年前的拜师学艺记忆。那时节,甭管你是什么工种,只要一参加工作,单位都要指派一位老同志当师傅。手把手地教会你工作技能。这一干就是3年,经过考核后才能出徒。当徒弟的一是要心灵手快,悟性强。二是要对师傅尊敬有加,虚心学习,只有这样,师傅才能把看家的本事传给徒弟,徒弟才能把真本领学到手。

  那时节,虽然还没有“工匠精神”这个词,但是所有的师徒都明白,工人就是要以产品质量说话,追求对自己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

  这次建工六建集团劳模导师带徒弟活动,对“工匠精神”的传承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将“工匠精神”的内涵具体体现到施工中的每一个细节中去。今天我们重拾“工匠精神”,就是要赋予它新时代的新价值,就是要让“工匠精神”代代相传下去。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