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职工点题-正文
张绪才:“集体讨薪”再敲警钟
//www.workercn.cn2013-12-17来源: 中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国内各大网站纷纷在首页发布一组名为“浙江丽水数百名工人堵路讨薪”的图片,立即引起了网民的热议。配图文字称,由于企业资金链断裂,无法支付农民工工资,民工无奈堵路讨薪。

    发生于丽水的这一次“集体讨薪”,缘于某公司突然宣布提前放假,让工人先各自回家。而公司刚宣布放假没几天,法院派人查封了企业资产并冻结了公司的银行账号。为此,工人们觉得此事有些蹊跷,没领到工资的工人们纷纷找公司“讨要说法”,如是就形成了“集体讨薪”局面。

    应该说这是一次可以避免的“集体讨薪”,只是因为该公司在宣布提前放假时,没有足额为工人发放工资和工龄补偿,同时,法院又派人查封了企业资产并冻结了公司的银行账号,工人才“蹊跷”了起来。如果,该公司在宣布提前放假时支付了工人工资,或是当地政府提前了解到了企业资金链断裂,从“工资应急周转金”里将工人工资支付了,也不会发生“集体讨薪”。

    然而,这都是理想状态,而现实是,在该公司打工的农民工已几月没有领工资和工龄补偿了,靠打工工资养家糊口的农民工们,面对突然的“蹊跷”,必然会担心自己的“血汗钱”成泡影,在劳动者依法、理性维权艰难、且程序漫长的背景下,就生出了“烧茶没有温酒快”举动,这也算是一种无奈。

    很多时候,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不习惯提前介入、主动解决问题,而是习惯于被动式解决问题,通俗地说,叫习惯于“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地方政府部门有了这样种坏习惯,诉求者所选择的诉求渠道也就成了宁愿不当,甚或是“极端式”。发生于丽水的这一次“集体讨薪”,仍然没有跳出这个怪圈。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又一个年终将至,随着年终的到来,又一讨薪高峰期也将到来。虽然发生于丽水的这一次“集体讨薪”有其特殊情况,但也有与众多“集体讨薪”相似的一面:“极端式”,闹了才有政府部门出面解决。这就再一次敲响了警钟,警示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即将到来的“年终讨薪高峰期”,对各种情况要早知道,早拿出对应之策,让农民工按时拿到工钱,从而避免“集体讨薪”现象发生。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