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中工时评-正文
“两会快评”之二十五
中工时评:供给侧改革中如何维护好职工权益
王宪
//www.workercn.cn2016-03-11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习近平8日上午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创造性开展工作,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他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硬仗。要把握好“加法”和“减法”、当前和长远、力度和节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锐意进取、敢于担当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打赢这场硬仗。(3月9日《新京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年两会的一个热词,从政府工作报告到“十三五”规划,无不以此为主线。“加法”和“减法”是对供给侧改革的形象概括。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指出,提升全员素质、提升创新能力、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加强政策制度协调性等被认为属于供给侧改革的“加法”。有代表委员同时提出,推进供给侧改革需要适当“做减法”。事实上,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五大重点任务从字面上理解也是减法居多。“调结构就要关停一些企业。就会遇到一个问题,职工下岗怎么办?”厉以宁委员发问。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记者会上隔空回答,从2013年起,已经停止过剩产能审批,这两年已经开始逐步化解,将采取退养一批、协议一批、转岗一批的办法解决产能职工。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看来,隐含在供给侧三个因素中重要的是主体发展,包含劳动力或创业者、企业和企业家、投资者、政府管理者等主体素质的提高,及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其实,供给侧改革最根本的还是人的因素。

  徐绍史表示,中国目前不会出现大规模下岗潮。厉以宁解释原因,中央现在的政策是包下来,因为职工生活有着落,经过培训可以重新到工作岗位。与其养亏损企业,不如养职工。

  应该说,这些措施和做法都是积极的。“中央已经拿出一大笔资金作为奖补资金,重点帮助国有企业安置这些困难职工”。因此,在供给侧改革中职工利益好像吃到了定心丸。

  但是,是不是也有政策“兜不住”的时候?如此,涉及到的职工是否将面临精神和生活的双重打击。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省长李小鹏坦言,煤炭企业出现工资发放延期、欠发和欠缴社保的现象。“以我们省一个煤炭大集团为例,2015年延期发放工资3亿多元,涉及2万多名职工,延期缴纳社保7亿多元,这对民生带来了影响。”看来,对政策的疑虑不仅不是空穴来风,也并非百密一疏。

  厉以宁说,“中央包下来”的“1000亿元奖补资金”,是按照去产能的吨数发放,而不是职工人数。这样固然保证了好钢用在刀刃上,但劳动生产率有高低,落实起来会不会有不同声音?很显然,代表委员的担心并非多余。

  另外,两会上还有把一些外企出走归咎职工工资增长快于经济增长之类的声音。工资问题在当今中国应该说已突破政策的束缚,较大成分由市场决定。农民工的迁徙,工资收入是主要原因。给不出适当的工资,不要埋怨“民工荒”“技工荒”。毫无疑问,“工资集体协商”对稳定职工队伍功不可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疑是件好事,切中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肯綮,这其中,保障职工权益自然是题中之义。

  (本栏目文章系中工网原创,网媒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中工网”,平面媒体如转载须经本网授权许可)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