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马识途:来到世上,总要做点什么吧!

2018-10-11 11:00:13

10月10日,马识途在书法展开幕式上致辞。本报记者杨树摄

10月10日,马识途在书法展现场。本报记者杨树摄

  书法展开幕 近百位名家捧场

  10月10日上午,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四川省新华发行集团、四川省作家协会、中国现代文学馆承办的“马识途书法展暨《马识途文集》发布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包括铁凝、王蒙、陈建功等在内的近百位文化界知名人士和马识途的亲朋好友到场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马识途在现场致辞中说,“有人问我,你经历了那么多复杂的事,承受了那么多压力,写了那么多东西,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今天我在这里回答,我们到这个世界上来,总还要做点什么吧!”

  马识途1915年生于重庆,自幼即临汉碑,习汉隶,至今近百载。书法展共展出马识途近年创作的160幅书法作品,集中展现了这位有80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的家国情怀。

  活动现场,马识途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了其创作的书法作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一套四川文艺出版社最新出版的《马识途文集》,它是马识途的小说、文论、散文等作品迄今为止收录最全的著作。

  书法展将持续至10月25日。本报记者肖姗姗北京报道。

  王蒙盛赞:马识途是“国宝”

  中国现代文学馆A座大厅内座无虚席,巨大的展板立于台上。这是马识途第二次到此举办书法展,带来160幅最新作品,多为其100岁之后的勤笔力作,首次亮相。铁凝、王蒙、陈建功、吉狄马加、阿来……中国文坛的半壁江山都来了,马识途在京的亲朋好友都来了,自己失而复得的女儿吴翠兰也来了!大家无不为他百岁逐梦终不悔的精神喝彩。

  2014年5月,马识途第一次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书法展时,著名作家王蒙就曾到场支持。二度前来,王蒙激动不已,说:“他是四川的‘川宝’,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宝’,更是我们国家的‘国宝’。”王蒙清楚地记得上一次书法展上,马识途所写过的诗词,其中有一句“家有诗书不算穷”最令他难忘。“你看,写出这样一句话,多牛啊!他还写过一个对联,是左宗棠的词,‘能耐天磨真铁汉’,有棱角吧,老爷子!”此次前来,王蒙不仅贴心地为马识途带来了一件山羊皮制作的保暖衣物,更书写了一副对联相赠,上书:“识过人间风雨书生志气亦文亦武途经天下坎坷老马胸怀能饭能书”,短短28个字,将马识途的百年人生刻画得淋漓尽致。有意思的是,王蒙还用了一句网红句式来表达对马识途的感情:“厉害了,我的伯伯!我不能叫哥啊!”逗乐全场。

  著名作家陈建功则特别提到了马识途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学会了用电脑打字,他感叹:“马老对生活的新锐态度,老而弥坚的写作精神,顽强的生命力量,真的是令我五体投地!我期待他的下一次展览。”

  现场开启“长寿大讲堂”

  面对嘉宾们的赞和,马识途感动不已。他说:“这次我从成都坐高铁到北京来,我已经是近瞎渐聋,但脑子还清楚,没有痴呆,中国作协一定要给我办这样一个盛会,不管怎么样,我一定要来。”

  接下来,马识途不说书法,却开起了“长寿大讲堂”。他说:“我的身体到现在都比较好,我平常在家都能随便走动,要不是前几天摔了一跤,我今天会走着来跟你们说话。另外,我好吃。睡觉呢?我是每天到了晚上九点,一定要睡觉,一上床,不到五分钟我就睡着了,第二天早上九点我才醒。睡醒之后呢,我会进行锻炼,比如头部运动和自创的体操。”马识途提到有两次癌症来袭被他打败——“第一次牺牲了一个肾,后来阎王又派了兵来找我,我就带话给阎王,我不去,不去,就不去。阎王就又让我得了肺癌,医生说,这么大岁数,不能开刀,不能化疗,只能姑息疗法,意思就是等死嘛。我才不等死,我要继续干下去,结果又成功了,肺上的阴影不见了,医生都觉得奇怪,我说,我和癌症打仗,它落荒而逃了。”马识途直言,他即将出版的一本新书《夜谭续记》就是在这个与癌症抗争的过程中创作完成的。

  险象环生的经历,让马识途讲得如笑话一般。“我就是要告诉大家,我活到现在,与我的乐观态度是很有关系的。”而对于多年来,大家问他为什么还不停下来,还在继续写的问题,马识途坦言:“我今天就来回答,我们到这个世界上来,总还要做点什么事情吧!这就是我的性格,我也因此得以长寿。”

  寄望后辈努力创作

  发布会结束后,位于一二楼的展厅正式开放。全体嘉宾跟随马识途,一睹其墨宝真容。160幅作品集中展现了这位有80年党龄的老党员对党和国家深深的情意。其中,《寄调满江红·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七周年纪念》极具代表性,这首词是马识途亲自创作,“建设艰辛,图赶超、几经周折。赖邓公,南行讲话,英明决策。思想放开勿守旧,倾心改革休停歇。莫迟延,错过好时机,空悲嗟。选英才,追先烈。正航向,建强国。勿小富即安,渡年月。不改初心须刚毅,使命承担更坚决。待初圆两梦,看谁是,真豪杰。”现场观众无不称赞其文才和书道。

  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已经是第三次参加马识途的书法展了,这次,他带着省作协的部分工作人员组团前来为马识途捧场。阿来坦言,他从来没有想过能与马识途共事,还能成为他的继任者。“我还在家乡的时候,有一次无意中发现了马老的《找红军》,我读了之后印象非常深刻。后来,我到省作协工作,那个时候马老作为主席在台上讲话,别人告诉我,主席台中间那个,就是你最喜欢读的那本小说的写作者,我当时真的很激动。再后来,我读《清江壮歌》,读《夜谭十记》,看根据他的作品改编的电影《让子弹飞》……今天,我以晚辈的身份,学生的心态来参加这个活动。”对于马识途的书法作品,阿来认为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而在当天现场发布的《马识途文集》,阿来也珍藏了整整一套,他说:“我觉得马老的作品还远远不止这些,他还有很多小的随笔、短篇,都没有发表,我相信将来要是再出文集,还会增多。”

  面对观众盛赞,马识途谦虚不已,他再次表达了自己从不敢以书法家自称的意思。马识途坦言:“我几乎经历了整个二十世纪,本应该可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么多好的故事渐渐从自己的记忆中淡化、消失,每每想起,我都把这视为自己的终身遗憾。”马识途希望后来的作家们,能够努力创作,写出这个伟大的时代发生的新故事和涌现出的英雄人物,留下传世之作。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石熙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张玉滚:教书育人十七载 把山路走成通天大...

  • 热点人物

    中国职工讲故事之三十七·广西一线劳动者讲...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发微博做手账 玩着玩着95后大学生月入8万

    在杭电学生活动中心招生就业服务中心有一个长1.5米宽80公分的桌子,上面错落有致放满了笔记本、剪子、胶带、彩带、摄像头等东西,看起来像一个梳妆台,可知这是一个叫做“木田手账”品牌的工作台?这个工作台每月产生8万的销售额。

  • 博纳掌门人于冬:了不起的电影“推销员” 蹚出主旋律电影新路子

    作为博纳影业公司的掌门人,于冬一天的日程是以小时为单位计的。在位于朝阳门的博纳总部办公室见到他时,他正处于两个会议的间歇。即便是采访中间,秘书也会不断进来告诉于冬,某某总到了,正在外面等他。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