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李晓东 将全身心投入到音符里(图)

吴思萌
2018-02-08 10:49:03

  记者:后来您的工作从台前转到幕后,这些年有什么苦与乐令您印象深刻?

  李晓东:1997年我离开大地唱片公司,1998年4月,一个朋友让我帮他的酒吧组乐队,所以就去了“男孩女孩”酒吧。我做得挺顺利,自己也有唱的机会。到了2000年,“男孩女孩”已经特别红火了,很多欧美的游客到北京来玩儿,第一个晚上都会到我们这个酒吧。后来酒吧的生意太好,在青岛、深圳都开了分店,成立了“男孩女孩”音乐公司。最鼎盛时期,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歌手等在酒吧门口想要加入。那时能在“男孩女孩”里唱歌,就和现在能站在《歌手》舞台上是一样的吧。2004年太合麦田唱片公司成立,宋柯大哥邀我加盟,我正式转入幕后。幕后的制作、监制工作让我多了一个生存技能,我开始有了新的视野、新的角度。后来我负责谭维维的音乐制作,给吉杰做专辑,也是得益于那段时间的积累。这种积累的过程很快乐,说到苦,可能是2014年和2015年这两年,工作特别少,那种半失业的状态其实挺失落的,对生活也迷茫。那段时间我把家从市里搬到郊外,和一个画家朋友做邻居,我开始练习书法,在书法里找到了新的生活乐趣。书法中一点一滴的进步我都很开心,通过书法,我也知道了中国古人都是有字和号的。所以我效仿古人,给自己起了“丰溢”这个名字,算是我的字。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就觉得换个名字也是换一种心情。

  记者:2016年您发行专辑《星座4》,其实在1999年就录完了。里面大部分歌曲是翻唱老歌,是对自己歌手生涯的回忆吗?

  李晓东:是一种期待吧。1999年录这张专辑是为了纪念21世纪的到来。当时人们对新世纪都是很向往的,我也不例外。2000年这个年份我觉得太牛了,所以我怀着对新世纪的憧憬录了这张专辑,翻唱了一些我喜欢的作品,就像一个很久不见的老友,用歌声和大家重聚,一起唱老歌,一起回想过共同经历过的音乐青春。

  音乐是我做得最好的一件事

  它给了我情感表达的出口

  记者:如果可以选择,您是希望人生顺利,还是希望能经历一些坎坷来为自己的歌声增加厚重感?

  李晓东:肯定想过那种一直都很顺利的人生。但人生不可能事事顺利,即使一个歌手一直很红,台下的他到底会经历什么,其他人也不会知道。作为歌手,多一些经历也许是好事。

  记者:您对自己的现状满意吗?

  李晓东:还算满意吧,还有待进一步发展。等到《歌手》的整个周期结束,我也会发新歌。但我总是告诉自己不要怀着太多期许,老天又给了我一个继续唱歌的机会,我挺珍惜,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认可我。

  记者:本心来讲,您最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

  李晓东:每段时期不一样。如果一定要选择一种,其实是摇滚吧。它有可能让你激动,百听不厌,我手机里都是老的摇滚乐。我听音乐还是更注重唱的部分,有能打动我的部分我就会留下来,老歌比较多。

  记者:您想过怎样能让您的作品流传更久一点吗?

  李晓东:我觉得没办法想。前两天有朋友跟我说,这个时代不出经典作品,我觉得不是。现在我们听到的经典歌曲都是上一个时代流传到今天的,当下的歌曲我们怎么知道在今后不能成为经典呢?贝多芬写《d小调第九交响曲》时已经聋了,他一定是把全身心投入到音符里,不会去想这个作品在两百年以后会不会成为经典。拿我来说,我会去写我所感受到的东西,也可以去写我感受到的其他人的情绪。年龄越大,积累越多,就更需要去宣泄,可以用笔记下来,也可以用音符记下来,所以写歌就是由心而发吧。

  记者:多年来,您从音乐中获得最多的是什么?

  李晓东:它给了我一个情感表达和宣泄的出口。虽然大千世界有那么多表达情感的方式,但我找到了一个大部分人都喜欢,又没做到那么职业的一种通道。这么多年来我也转行做过别的,比如开餐厅,但都没成功,音乐是我做得最好的一件事吧,这个职业对我来说可能也是冥冥中的安排。

  记者:过段时间的《歌手》突围赛,您的曲风会做很大改变吗?

  李晓东:会做些改变,而且应该是挺大的改变。大众评委一般都习惯了一种惯性模式,比如说从开始的铺垫,到一层一层的叠加,然后爆发,最后结尾收或者放。也许我会清淡一点,要不要把我校园民谣的简约风格再重新拿出来,但现在还在讨论,歌曲也还没想好。

  李晓东口述 在《歌手》舞台上我唱得过于激动了

  来到湖南卫视《歌手》这个舞台,我觉得总有一种缘分的安排。洪涛老师在听我唱歌之前,听了一百多位歌手的演唱,很多都是知名歌手,之所以能选上我,其中一部分原因,可能有我半生音乐积累的因素,另外一部分原因,我觉得是缘分。所以能来到这里,我很珍惜。

  这三期《歌手》节目的录制,拿我个人来说,准备最多的还是在音乐上。我在出场前也不知道自己是第几个演唱,自己的演唱风格和情绪与上一个歌手是有紧密关系的,所以出场顺序还挺重要,但是这个我左右不了,我只能单纯地把音乐做好。

  《后来》这首歌,之前的编曲和我的这个版本不太一样,整个段落的结构也不一样。这首歌原本是讲一个女孩的人生故事,我们最早选定这首歌的时候,已经确定了在歌词上把女生表现情感的那部分内容去掉,只表达男人对人、事、物等过往情感的宣泄。除了歌词上的改动,在段落结构上具体怎样一层一层地推进,其实我们都是做了细致的思考,也会考虑到我自己的演唱习惯,我个人的音域。想要通过一首歌对观众有所触动其实挺难的。《后来》改了三次,《消愁》《心的祈祷》都改了五次,基本上是完全不一样的歌曲了。

  做了很多准备之后,真正走上舞台,其实也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比如我演唱时的情绪。这几次在舞台上唱歌,我觉得我过于激动了。实际上我还是在录音室里面的时间比较长,舞台其实已经疏离了很多年,在舞台上自由一点没问题,但不能太过,如果情绪失控,就很容易造成失误。整个唱下来之后梦佳对我说:“东叔你太棒了,你比排练时好太多了。”但是我整个人完全是懵的状态,甚至觉得不是我自己在唱歌,是一种力量推着我,让我一句一句把这首歌完成,整首歌4分钟很短暂,却又那么漫长。所以我这种游离的状态是有一点儿过了,是情感的激动吧,应该再理性一些。

  这些其实对我来说都是一种经历。从事音乐几十年,我总是感觉冥冥中有一种力量推动着我往前走,当然我也在不断选择自己的人生。过去的事情已经不能再重新来过,所以就做好当下的事吧。我觉得古人说的很多话都有道理,明白了这些,会弄懂生活中的很多事。所以面对机遇,我会珍惜,会期待,也能想得很开。如果你和一件事情有缘,你尽管努力去做,不必问结果,自然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1 2 共2页

来源:天津日报
编辑:尹文卓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老职工、老党员向党说句心里话

  • 热点人物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23年,用心血铸...

  • 热点人物

    2017让我们一起回味朋友圈里那些感动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周洋受任中国旗手

      平昌冬奥会开幕式上,谁将高擎着五星红旗引领中国健儿步入体育场?昨天中国代表团升旗仪式后,短道速滑名将、冬奥三金得主周洋获此殊荣。

  • 杰克逊返美 索顿将到位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了解到,此前肩膀受伤的后卫外援杰克逊已经返回美国,进行伤病恢复。他希望能尽快回归球队。另外,“救火队员”索顿也将很快到位,他有望出战北京队在本周五客场与八一队的比赛。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龚华超:谁说我们只会“山寨”(图)

      “Nums登录京东众筹,首日销量就突破十万;在全球最大的众筹平台Kickstarter上,它的销售排名也位于电脑周边产品中的第一;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也是我们的用户。”龚华超说,“Nums是一款地球上没有存在过的、完完全全的中国创新产品。”

  • 张焱升任奔驰销售公司执行副总裁

      北京青年报记者日前从奔驰销售公司获悉,根据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派驻干部内部轮岗的管理规定,2月1日张焱正式接替李宏鹏,履职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