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成都老太艰辛抚养弃婴13年 孩子今年有户口了(图)
//www.workercn.cn2016-02-03来源: 华西都市报
分享到:更多

  /第/ 一 /评/

  户口登记改革离不开个案探路

  对小东而言,13年的人生虽不算长,但终究太过沉重。所幸,漫长的痛苦与等待之后,这位懂事的孩子,终于等来了命运的逆转。由于当地公安部门的努力,曾经的“黑娃”小东,如今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户口。这之后,他将可以和同龄人一样,一起进入校园,一起享受本应属于自己的权利,一起迎接下一段人生的精彩。

  这一切,首先得益于国家政策的调整。一月中旬,国务院印发意见,宣布八类无户口人员可登记户口。然而,在政策落地过程中,也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以小东为例,其家人在为之登记户口时,发现上户要走8道流程、提供10份材料。繁琐至此,几乎又一次让这一家人绝望。庆幸的是,金堂公安基于特殊情况,专程特事特办,终于圆了小东的上户梦。

  尽管最终的结果令人欣喜,可是这一路的波折,还是让我们难掩困惑。那么,又该怎样看待这整个过程?要知道,关于落户的种种看似繁复“要求”,本身都有其存在道理,初衷也是为了规避风险、维护权利。可是,在具体案例、具体语境中,这些条条框框,又总是显得有些“麻烦”……这事实上提示我们,户口登记改革,必然是一个系统化改革。上户资格、上户门槛的变化,势必要辅之以一系列上户流程的重新设计。

  这一切任重道远,却等待不得。就此而言,小东的遭遇,便足可成为改革落地的参照样本。那些特事特办的特殊经验,必须要在系统化总结与制度化转化之后,变成一种明确的、普遍的通行规则。在个案之中寻找普遍适用的确定性与可能性,这是所有改革进程都可借鉴的方法论。华西都市报记者李逢春 吴小川摄影报道(李晓亮 李逢春 吴小川)

1 2 3 4 5 共5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