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劳动模范

福建省劳模陈加友:以匠人匠心践行茶人初心

2019-12-03 14:29:19

陈加友在车间与创新小组共同研发茶叶机械产品。

  人物名片:陈加友,1969年出生于安溪县龙涓乡,福建佳友茶叶机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车间主任,正高级讲师、维修电工高级技师、评茶师高级技师,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30年来,陈加友从事茶叶机械教学、创新、研发和生产,培育了一大批茶机创新能手,并先后获国际发明金奖1项、全国发明金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省专利三等奖1项;发明国家专利37项,参与制定茶叶国家标准2项、省地方标准2项,主持国家和省、市科研项目13项,出版《茶叶机械》专著1部,发表论文36篇。2018年,他获评福建省劳动模范。

  在茶乡安溪,每当茶季,茶农们忙于采摘、晒青、晾青、摇青、杀青、揉捻、烘干、包装等各道繁复的制茶工序。此外,制茶还受天气等因素影响。千百年来,对于茶农来说,制好茶并非一件易事。

  如何突破“看天制茶、看茶制茶”的技术瓶颈,减轻茶农的劳动强度,推进茶产业持续创新发展?这正是陈加友30年来坚守茶叶机械行业的“初心”。生于斯长于斯的陈加友,扎根茶乡这片热土,“择一事,终一生;终一生,爱一事”,修身琢业,以匠人匠心践行茶人初心,服务茶乡经济发展、助力茶农脱贫致富。

陈加友(右一)向客商介绍茶叶机械智能产品。

  推广茶业智能化,服务转型升级

  茶叶机械之于茶产业,正如发动机之于火车。为更好地传承安溪传统制茶技艺,陈加友1990年从福建农学院电气化专业毕业后,放弃进城工作的机会,回到曾经培养过他的母校——安溪茶校任教。他推动茶校开设机电专业,并长期担任机电专业老师。一边教书育人,一边钻研茶叶机械智能装备,成为陈加友的工作常态。

  “我是一名茶农的儿子,深知茶农做茶的辛苦。小时候看见父亲摇青,干的体力活很累,而且整个制茶工序漫长,有时候耽误了制一泡好茶的时间。”陈加友说,“这让我有一种很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定要把所学的专业技术教给学生,并运用到茶业实践中去。”

  从1993年起创办“佳友机电服务部”,改进摇青机、平板机、速包机等茶机产品,到2000年成立安溪县佳友茶叶机械厂,陈加友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不断创新。他将数控一代、智能化技术应用到茶机研发生产中,先后研发乌龙茶自动生产线、红茶自动生产线、茶叶揉捻机、茶叶发酵机等30多项发明专利,并积极推动项目成果转化落地,解决了安溪县数十万茶农看天制茶、看茶制茶的技术难题,降低了茶农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提升了茶叶生产品质,带动安溪茶产业转型升级。

  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技术辐射、技术共享。2018年3月,安溪茶产业劳模创新创业基地成立。基地以陈加友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主导,发挥茶产业劳模、工匠和技术能手的聚集优势,联合开展创新研发、技术攻关、技能培训、师带徒等工作。在陈加友带领下,创新团队根据白茶、黑茶、黄茶、绿茶、青茶、红茶传统加工技艺,创造性设计出“船型输送机”,可实现多茶类共线生产,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制茶企业每年可新增销售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他主持研发的“乌龙茶自动生产线”,分别在第118届法国巴黎国家发明展、第23届全国发明展获得金奖,该生产系统具有效率高、能耗低、智能化程度高、控制精度好、操作维护简便等特点。截至目前,陈加友团队研发的30多项发明专利均已转化为系列产品,并成功推广至国内13个主要产茶区,推动茶叶机械朝智能化、清洁化、标准化和节能型的方向发展。

1 2 共2页

来源:中工网
编辑:孙仕奇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致敬,共和国最闪亮的星

  • 热点人物

    最美奋斗者

  • 热点人物

    德耀中华——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

  • 热点人物

    聚焦“绿色生态工匠” 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柯洁获斗地主冠军!网友:五子棋麻将安排一下?

    柯洁上热搜了!不过,这次不是因为围棋,而是“斗地主”!在近日举办的斗地主锦标赛全民星赛中,围棋世界冠军柯洁,一举夺魁。柯洁虽然以第三名获得决赛席位,但在决赛中以稳健的牌局策略,一路过关斩将,最终9局比赛结束,他以8300分的成绩获得冠军。

  • 甄子丹:《叶问4》是我的最后一部功夫片

    “《叶问》系列拍到现在,我觉得差不多了,很感恩。希望这四部能在中国电影史上写下宝贵的一页,我会继续探索演员之路。”在27日举行的电影《叶问4》发布会上,甄子丹宣布该片将是他拍摄的最后一部功夫电影。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有点野”的香港青年蔡展鹏勇闯大湾区

    大学刚毕业,香港青年蔡展鹏就在广州创立自己的广告设计工作室。这个工作室命名为“有点野”,在粤语谐音中意味着“有实力”,反映了这位港青不循规蹈矩和勇于闯荡的人生志向。

  • 笠原健治:保持谦卑感和危机感

    1975年,笠原健治出生于日本大阪。小时候,笠原健治对政治很感兴趣,曾立志要进入官场干番大事。然而,在东京大学读书期间,他改变了原有的想法。1997年,大学三年级的笠原健治参加了一场有关管理策略的研讨会。讨论过程中,微软、苹果等公司的案例激发了他的兴趣。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