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基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抓好这项基础工程,首要的是选准着力点。笔者认为,深入开展宣传普及教育、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不断创新实践的方式方法,形成融入贯穿的长效机制,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重要着力点。
着力于宣传普及,力求内化于心,让核心价值观成为大众共识。宣传普及工作是基础。积极引导人民群众感知意义、增进认同,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工作。核心价值观真正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自觉的价值追求,才能转化为实际行动。采取传统新闻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尤其是网络传媒的作用,运用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现代传播手段和动漫、微电影、手机视频等新兴文化形式开展宣传教育,使大众传媒成为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的主渠道,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力;采取显性宣传和隐性宣传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在充分利用各种公开手段、公开场合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宣传普及和教育学习活动的同时,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潜隐于各种课程、活动和环境载体中,使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核心价值观的感染,增强认知认同,真正让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
着力于广泛参与,激发人民群众这一最广泛主体的热情,让核心价值观成为凝聚推动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是重点。只有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争先的氛围,才能将美好的理想信念转化为强大的社会进步推动力。应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以优良的党风带动民风建设;发挥先进典型的广泛社会影响力,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效应;结合实际组织基层群众自主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努力搭建易于参与的活动平台,吸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形成人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良好局面,巩固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着力于实践,创新方式方法,让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实践创新是关键。核心价值观应当成为指导社会实践的标准和成为人们行动的价值追求。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使人民群众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实践核心价值观,才能使之真正转化为行动、显现成效。应坚持群众是实践主体这个根本,各项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都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引导人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小事做起,切实践行核心价值观;应善于创新实践活动平台,精心设计载体,运用人们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能够展现鲜明时代特色的大众性道德实践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为人民群众践行核心价值观创造条件,在全社会形成大力弘扬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共同建设精神家园。
着力于融入贯穿,强化制度支撑,让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机制是保障。核心价值观只有融入国家、社会、个人各个层面,贯穿整个社会制度体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应全面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把核心价值观教育渗入家庭教育、课堂教育、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各个方面,渗入到各行各业的职责要求中,形成具有约束力的行业行为准则和制度规范,使之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根本遵循,成为社会共同责任;应融入到各项制度建设中,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的政策导向和体制机制,使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
(执笔:唐 兴 罗沁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