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赖志凯
6月9日至7月4日,“2025年琉璃河遗址国际田野考古学校”在琉璃河考古工作站开班。此次活动由国家文物局指导,北京市文物局主办,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美国田野考古研究院、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管理处承办。来自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密歇根大学迪尔伯恩分校、弗吉尼亚联邦大学、西雅图太平洋大学的5名国际学生,在专业教师与琉璃河考古队指导下,开展为期四周的考古研习,并于7月4日顺利结业,为中外考古交流再添新篇。
教学过程中,交流研讨与成果汇报环节贯穿始终。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与学生,围绕田野实践心得、理论感悟、考察发现进行充分分享,实现了跨文化语境下的教学相长与思想碰撞。课余生活里,中外师生在点滴互动中深化理解、缔结情谊,为严谨的学术训练注入人文温度,让跨国界交流为考古研习增添丰富内涵。
琉璃河遗址位于房山区琉璃河镇,作为西周燕国都城,是北京城市文明最早源头、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例证,先后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已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据悉,琉璃河遗址国际田野考古学校已连续举办两届,本届国际田野考古学校在传承2024年成功经验基础上进行了迭代升级:一方面,学生来源覆盖北美多地,构成更趋多元;另一方面,教学体系全面更新优化,通过田野实践、学术研修、文化考察三大模块,打造沉浸式考古学习体验。未来,将继续以考古为媒,深化国际交流,让这一“北京城之源”持续讲好中国历史故事,为世界了解中国考古、感知中华文明打开窗口。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