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海拔4768米,天路职工在昆仑山冒雪换轨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2025-06-10 16:03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赵风斌 蒙文平 吴楠楠

6月8日清晨,昆仑山狂风呼啸、雪花飞舞,在海拔4768米的青藏铁路昆仑山站防护栅栏外,格尔木工务段望昆线路车间30余名干部职工整装待发,准备对站内一段伤损钢轨进行更换。

“今天钢轨更换焊接时间紧、任务重,各小组要严格按照任务分工和作业流程,相互配合,把好人身安全,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施工任务。”队伍前,车间主任魏崇德大声进行作业前的安全提醒。

6月7日的例行探伤检查中,望昆线路车间发现正线一段钢轨内部有伤损现象,便立即组织力量,制定了专门的施工方案,将人员分成拆卸、切割、焊接等6个作业小组,申请“天窗”第一时间进行更换。

9时30分,“天窗”命令下达,天路职工快速上道,内燃扳手的轰鸣声立刻响彻站场。拆卸小组快速拆下扣件,紧随其后的整理小组,很快将扣件清出轨槽。

“螺栓已拆卸,开始锯轨!”随着魏崇德一声命令,切割小组将锯轨机稳稳固定到钢轨上,对准测量好的标记按下按钮,钢轨上瞬间火花四溅,尖锐的切割声震耳欲聋。

“大家双手抓牢,准备——起!”切割完毕,老职工李永林指挥大家用翻轨器卡紧切割下的旧轨,随着“一二、一二”铿锵有力的口号声,换轨小组成员一字摆开同步发力,旧钢轨被移出路肩外,新轨被精准嵌入轨槽。

调整好轨缝,准备好焊剂,10时45分,焊接小组上场。点火后,高温熔化的焊剂通过坩埚底部缓缓流入轨缝,焊剂与钢轨很快融为一体,空气中随风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焊剂味道。

焊接完毕,打磨机快速上场,砂轮与钢轨激烈碰撞下,只几分钟,钢轨接头连接处便被打磨得光滑如镜。

“焊接质量的关键在于打磨,平整度必须达到毫米级。”李永林对职工刘宝宝说。由于严重缺氧,职工们的胸膛在剧烈起伏,但施工有条不紊向前推进。

钢轨打磨的同时,拆卸小组已同步展开扣件安装紧固,测量小组紧随其后,开始了对线路质量的回检,经检查测量,线路轨距、水平等参数全部达标。

经过近3个小时的奋战,12时30分,线路恢复开通,职工们收拾好工具材料有序下道。

12时45分,一列火车呼啸着驶过昆仑山站。

责任编辑:郑鑫

媒体矩阵


  • 工人日报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