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彭冰 柳姗姗 通讯员 杨萌
叉车缓缓前行,驾驶员杨海涛紧握操纵杆,即将挑战一项高难度任务——用叉齿前端绑着的钢针,穿过竖立在前方工作台上的另三根钢针的针孔,针孔直径分别为5毫米、3毫米、2毫米。杨海涛屏住呼吸,调整好叉齿高度,轻推操纵杆,将钢针稳稳推进前方的针孔中,接二连三成功挑起前方钢针,整个过程丝滑流畅,现场顿时爆发出热烈掌声。
杨海涛来自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城铁事业部制造中心生产室中心库班,是一位有着14年工龄的叉车司机。日常工作就是驾驶叉车执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任务。为掌握高超的叉车操控技术,实现“毫厘不差”,他业余时间反复练习,并凭借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连续两年获得制造中心“设备操作明星”称号。在他的带动下,车间里更多青工开始追求技艺的极致。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