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梁凡
热点播报
HOTSPOTS
终结流浪,路在何方
国际移民组织日前表示,全球境内流离失所者人数在2024年创下新高。持续的冲突和暴力活动,以及严重的自然灾害,是造成这一局面的两大重要原因。与此同时,由于部分国家突然缩减对外援助资金规模,国际人道援助或将面临更大压力。
暴力冲突摧毁家园
5月13日,国际移民组织援引境内流离失所情况监测中心当日发布的《2025年全球境内流离失所报告》表示,截至2024年年底,全球境内流离失所者达8340万人,创历史新高。
报告显示,持续的冲突和暴力活动仍是导致人员流离失所的主要原因。截至2024年年底,因冲突和暴力活动导致流离失所的人数6年来增长了80%,达到7350万人。
从2023年4月至今,苏丹冲突已经持续了两年多,造成约2.97万人丧生。根据国际移民组织最新数据,苏丹武装冲突造成近1300万人流离失所,加上冲突前已有约270万流离失所者,苏丹流离失所者总数已超过1500万人,占总人口的30%,其中超过一半是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国际移民组织称,这是当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流离失所危机。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曾就苏丹局势发布报告称,苏丹正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人道主义危机”,“不管是根据流离失所者数量、面临饥荒的人口数量,还是根据人道主义需求来衡量,这都是近年来全球最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之一”。
除了苏丹之外,非洲地区还有多个国家也因政治局势动荡、武装冲突不断、极端主义与恐怖组织滋生壮大,发生了严重人道主义危机。刚果(金)的武装暴力冲突自2025年初急剧升级,导致大规模人口流离失所。今年已有近15万人逃离刚果(金)。截至2024年底,刚果(金)境内流离失所人数已达创纪录的780万人。在乍得湖地区,非国家武装团体持续发动袭击,造成更多人流离失所,记录显示共有22.1万名境内流离失所者。在布基纳法索,超过200万人流离失所。
此外,根据联合国机构的报告,目前加沙地带几乎所有人口都处于流离失所状态。
“气候移民”形势严峻
除了暴力冲突导致的流离失所,自然灾害也是迫使人们背井离乡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国际移民组织所援引的报告,2024年灾害造成的流离失所人数约为过去10年平均值的两倍,达到4580万人。虽然其中大部分人在当年得以返回家园,但截至2024年年底,仍有约980万人因灾害而流离失所。
气候移民问题是2024年11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关注的焦点之一。国际移民组织将气候移民定义为由于气候变化影响造成的环境突变或逐步变化,个人或群体不得不选择暂时或永久离开其惯常居住地,在一国境内或跨越国际边界的迁移行为。
联合国难民署在大会期间发布的首份气候报告《无处可逃:在气候、冲突和流离失所的前线》称,在过去10年里,极端天气事件已造成2.2亿人流离失所,平均每天约6万人,这一数字是10年前的两倍。此外,全球1.2亿被迫流离失所者中,约9000万人目前生活在受气候变化影响严重的国家,其中有一半生活在同时受冲突和严重气候灾害影响的地方。
联合国难民署总结说:“气候造成流离失所的人数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世界气象组织5月12日发布的《2024年非洲气候状况》报告说,2024年是非洲最热或第二热的年份(取决于不同的数据集),平均地表温度比1991年至2020年的长期均值高出约0.86摄氏度。过去十年,非洲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正在全方位冲击非洲社会经济发展,加剧饥饿、不安全和流离失所情形的发生。
资金遭遇“残酷削减”
国际移民组织总干事艾米·波普日前表示:“如果不采取大胆且协调一致的行动,境内流离失所者的数字将继续迅速增长。”
然而,残酷的现实是,当前全球用于人道主义援助的资金持续处于紧张状态。
联合国难民署及合作伙伴当地时间5月6日发出紧急呼吁,希望筹集7.81亿美元,在2025年为超过100万刚果(金)难民以及7个邻国的当地社区,提供关键的人道主义援助。呼吁警告称,如果没有新增资金支持,救援组织将面临削减食品配给、关闭医疗服务等艰难抉择。
联合国难民署东非和非洲之角及大湖区区域局局长马马杜·迪安·巴尔德4月曾表示,“联合国难民署2025年用于苏丹人道主义援助所需资金目前仅收到18%。本机构当前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
巴尔德说,难民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迫切需要更多支持,但“这一严峻局面却因国际援助的大幅削减而愈演愈烈”。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签署行政令,要求美国所有对外援助暂停90天。1月24日,特朗普政府下令立即暂停美国国务院现有绝大多数对外援助项目。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2月表示,美国大幅削减对外援助将对世界最弱势群体造成严重后果。
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3月表示,由于缺少美国的资金支持,预计将“大幅减少”工作人员。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在4月公开的一封信中说,由于资金遭遇“残酷削减”,尤其是美国政府大幅叫停对外援助,这一机构将裁员20%,即500多名工作人员。
据法新社报道,联合国分管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兼紧急救援协调员汤姆·弗莱彻在给工作人员的一封信中写道,这一机构“面临有史以来最艰难的处境”。(新闻来源:工人日报)
时事速递
HOTNEWS
速报
俄乌时隔三年谈判未实现突破
俄罗斯和乌克兰代表团16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双方三年多来的首次直接谈判。双方就互换1000名战俘达成共识,同时“原则上”愿意继续接触和谈判。谈判结束后,乌克兰代表团团长、乌国防部长乌梅罗夫对媒体表示,双方讨论了停火和两国领导人举行会晤等问题。俄罗斯总统助理、俄方代表团团长梅金斯基发表声明说,俄方对谈判结果总体满意,对于乌方提出的领导人举行直接谈判,俄方“已经知悉”。
速报
特朗普称19日将分别与普京和泽连斯基通话
当地时间5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自创的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Truth Social)发文称,他将于19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讨论停止俄乌冲突以及贸易相关问题。他还补充道,随后将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并与泽连斯基一道同北约多国成员展开交流。
速报
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公司16日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这主要反映了对该国巨大财政赤字和高昂借贷成本的担忧。彭博社报道说,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后,美国失去了最后一个AAA评级。此前,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中的惠誉和标普全球也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
速报
阿盟峰会开幕 强调巴勒斯坦事业仍是首要议题
第三十四届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理事会会议(阿盟峰会)17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开幕。阿盟秘书长盖特在发言时强调,巴勒斯坦事业仍是阿拉伯世界和阿盟的首要议题。本届峰会轮值主席伊拉克总统拉希德在开幕式上强调,政治解决和全面对话是结束危机的唯一途径。
速报
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宣布退出国民力量党
韩国前总统尹锡悦17日宣布退出国民力量党,并呼吁选民支持该党总统候选人金文洙。尹锡悦当天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今天将离开国民力量党”。他强调,请将力量汇聚到金文洙身上,并呼吁选民参加投票,称每一票将成为守护国家自由与主权、实现国家繁荣的重要力量。
速报
美国10名囚犯越狱7小时后才被发现 仍有7人在逃
综合美媒报道,当地时间16日凌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一所监狱10名囚犯越狱。目前已有3人被捕,7人仍在逃。据美《华盛顿邮报》报道,警方公布的所谓逃跑路线照片显示,一间牢房的金属马桶被推到一边,露出了一个洞口。洞口上方还留有涂鸦,例如“太容易了,哈哈”和“有机会再来抓我们”。美联社称,这10名囚犯失踪了数小时,警方却一直没有发现。直到7个多小时后的例行清点人数时,才发现这起越狱事件。
数读天下
HOTDATA
27人
据美国广播公司(ABC)报道,当地时间17日,美国中东部多州遭遇强风暴袭击,目前已造成至少27人死亡,预计当日晚些时候还将出现更猛烈的风暴。报道介绍,受风暴影响,美国中东部地区电力系统遭受重创,目前已有超过40万用户陷入断电状态。随着新一波风暴临近,受灾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
第5个月
当地时间16日,美国密歇根大学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为50.8,连续第5个月下滑,也是美国该指数有记录以来的倒数第二低值。分析认为,这一数据显示了在特朗普政府所推行贸易政策的冲击下,美国家庭对经济前景的悲观情绪正在加剧。
23人
5月15日在尼日利亚东北部博尔诺州发生的针对平民的袭击事件,导致至少23人被武装分子杀害,另有数人被绑架。据路透社报道,一伙武装分子15日袭击了位于博尔诺州的一个村庄。事发时武装分子将附近村民聚集起来,并杀害了其中23人。事发后当地居民与安全机构试图找回遇难者遗体,但被武装分子击退。
一句话小评
HOTCOMMENTS
俄美外长通话讨论俄乌伊斯坦布尔谈判结果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17日应约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通电话,双方就此前一天俄罗斯与乌克兰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直接谈判结果交换了意见。据俄外交部网站消息,鲁比奥对俄乌双方就交换被俘人员达成共识,以及商定准备各自对实现停火所需条件的看法表示欢迎,并强调美方愿继续为寻求和平解决俄乌冲突发挥作用。拉夫罗夫肯定了美方在其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其促使乌方最终接受俄罗斯总统普京关于重启俄乌伊斯坦布尔谈判的提议。拉夫罗夫同时指出,俄方愿意在此背景下继续与美方协同工作。
小 评
在俄乌问题上,美国甩开欧洲盟友“单干”的姿态已经显露无疑。
以军在加沙发动新一轮大规模攻势
这是5月17日在以色列与加沙地带边境以方一侧拍摄的以军地面部队。新华社
以色列国防军当地时间16日表示,已在加沙地带发动新一轮大规模攻势。以色列官员称,通过该行动,以国防军将“征服”加沙地带并保留对该地带的持续占领,将巴勒斯坦平民转移到加沙地带南部,打击哈马斯并防止其控制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同日,包括爱尔兰、挪威、西班牙等在内的多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呼吁以色列停止进一步军事行动,全面解除对加沙地带的封锁。
小 评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以色列的加沙战略可能确实是不打算“回头”了。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