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23家工匠学院育才超3000 山东德州构建“金字塔”式工匠梯队

来源:中工网
2025-04-16 09:02

“今年冬前旺长比较普遍,针对这个情况应该怎么办?”

“针对这种情况,灌溉时为促进根系生长,可以每亩施磷铵5—6公斤,氮肥用量不宜很多,配合着镇压技术,能解决旺苗的问题。”

日前,山东德州百余位种粮大户齐聚新农人劳模工匠学院,学习小麦调控增产和全程管理技术等相关知识。

这场“推技术、提单产”农技服务行动暨小麦全程管理技术培训会,有理论有实例,有提问有解答,现场互动热烈。“魏院长是我们农业圈的‘大咖’,跟着他学到了不少农业知识,工匠学院里的先进农业设备,也让我们开了眼。”临邑县德平镇种粮大户史金龙说。

魏院长是临邑县富民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魏德东,曾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富民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有土地2000多亩,另外还托管土地5万多亩,小麦、玉米都实现订单种植。2024年,该合作社种植的小麦平均亩产达650多公斤、玉米平均亩产达850多公斤。

从新农人转变为工匠学院院长,种了大半辈子地的魏德东深有感触,“我们和市县总工会联合成立了新农人劳模工匠学院,把喜欢种地的年轻人聚集到一起,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他说,将进一步发挥传帮带作用,办好农民田间学校,培育更多“新农人”,为乡村振兴加油助力。

工匠学院是弘扬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化职工职业教育培训,凝聚职工创新创效动能的重要平台和阵地。截至目前,德州市已建成“德州工匠学院”“德能工匠学院”“德州市新农人劳模工匠学院”等省市县企四级工匠学院共计23家,覆盖化工、电力、农业、电梯产业、机械制造等行业领域。

德能工匠学院建成于2024年,以推进职工创新创效为导向,以培养高精尖缺工匠技能人才为主线,通过“1+N”模式,在德州市县电力形成了“跨时空、跨地域、跨行业”的工匠学院建设总体格局。其中,夏津虭电工匠学院由齐鲁工匠刘建领衔,研发的成果相继获得国家电网公司职工创新奖、山东省职工创新创效竞赛省级决赛一等奖等荣誉,成果的应用每年可为电力系统节约维护成本约200万元;乐陵市乐电工匠学院聚焦营销、运检等专业设备研发与应用,学院研发的 《悬动式电动汽车充电系统》解决了燃油车占用充电车位、充电桩利用率低等问题,可节省90%的充电桩投资,已在国网山东超高压投入使用。目前,在德能工匠学院的引领示范下,培育了45项省部级职工创新成果。

工匠学院的建设,构建起高层次工匠人才培养体系。截至目前,德州已培育大国工匠1名、大国工匠培育对象1名、齐鲁大工匠3名、齐鲁工匠23名、山东手造工匠2名,带动培育各级工匠人才3000余人,逐步形成工匠人才梯队。

“目前,全市12个县市区均已建成县级工匠学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匠学院建设体系。在德州工匠学院的示范带动下,全市正在筹建中的工匠学院100多家,进一步推动了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产业工人素质提升的平台建设。接下来,我们将不断创新,真正把工匠学院打造成人才梯队的‘加油站’、劳模工匠的 ‘创新室’、高技能人才的‘孵化器’,让更多的技能人才进入工匠成长通道。”德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杜朝生说。

山东工人报通讯员 马强

责任编辑:姚怡梦

媒体矩阵


  • 工人日报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