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年过半百的技术“大拿”面对新技术迎难而上

“老骥”奋蹄,解锁终身学习“密码”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5-03-12 08:19

原标题:年过半百的技术“大拿”面对新技术迎难而上(引题)

“老骥”奋蹄,解锁终身学习“密码”(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彭冰 柳姗姗 通讯员 范琦 宋洋

“曲师傅,您的建模操作越来越‘溜儿’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真是比小年轻还强啊!”

“学习可是一辈子的事儿,我这操作还是我徒弟教的呢,等建模成功后,这个样品的分析效率能提高好几倍!”吉林石化公司质量检验中心仪器班内,54岁的曲有一边熟练地进行着近红外分析仪分析数据建模操作,一边笑呵呵地回应同事的“打趣”。特级技师曲有是车间众多年轻人的职业启蒙老师。在分析领域深耕30多年,他早成了顶尖技术“大拿”,还练就了一手仪器维修的绝活。

2024年11月,仪器班接到油品近红外快速分析项目建模实验任务,面对从没接触过的新技术,班组里的年轻人都有些打怵”。曲有给大家打气:“学习新技术的机会多难得啊。我和你们一起学,咱一定能把实验做成功!”

从这天起,曲有加入了由分析工程师姚宇鑫挂帅的攻关团队。作为团队中年纪最大的成员,建模实验初期,曲有的电脑建模速度总被年轻人甩下一大截,但从不轻言放弃的他,一边抓紧时间使劲练,一边虚心向徒弟王晓雨请教。通过“师徒换位”教与学,曲有的建模操作越来越熟练,有了基本功作支撑,他再将多年工作经验融入实验中,助推技术攻关,托举年轻人创新,成了整个团队的“定海神针”。

经过60多个日夜,曲有和年轻人们一起克服重重难关,终于完成了数据建模。随着油品近红外快速分析项目的成功应用,相应分析效率提高了90%。

与此同时,在吉林石化建修公司,57岁的李春杰正和新设备“较劲儿”。李春杰是建修公司中部检修车间保全二班班长。过去,班组进行机组设备联轴器对中找正操作,都是使用百分表,找正精度虽然尚可,但效率偏低、操作复杂。鉴于此,车间引进了激光找正仪,这个新设备很快就成了年轻员工的“新宠”。

对电子产品不太“感冒”的李春杰,却有些不以为然,觉得靠老办法一样能把活干好。直到有一天,他在作业现场看着人家将激光找正仪架在设备上,拿着卷尺简单测量几个尺寸,再轻点几下屏幕,几分钟就把问题解决了,身为钳工技师的他不淡定了。

“班里的小年轻都能学会,作为班长更要带好头,不能让别人比下去!”还有两年即将退休的李春杰,心里憋着股劲儿:一定要熟练掌握这激光找正仪的使用方法。经过多日努力,李春杰终于掌握了激光找正仪的操作方法。当第一次使用新设备独立精准地完成找正工作时,李春杰老怀大慰:“找正效率提升近60%,原本至少需要3人才能完成的找正任务,现在一人轻松搞定!”

曲有、李春杰是吉林石化很多老同志的鲜活缩影。他们虽已年过半百,却积极采用各种方式不断解锁终身学习的密码。这些“老骥伏枥”的身影,也让青年职工们领悟到一个道理:生命的丰盈不在于年轮几何,而在始终向上生长的姿态。

责任编辑:张苇柠

媒体矩阵


  • 工人日报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