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姬薇
今日(18日)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时节,乍暖还寒,降水逐渐开始增多,故名雨水。
2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
雨水节气保健重点在健脾祛湿
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汪红兵:雨水节气天气渐暖、降水开始增多,湿气也逐渐加重,容易出现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症状,所以这一时期的健康保健重点在健脾祛湿,尤其南方。
中医认为,多甘少酸健脾阳,是雨水节气饮食的重要原则。应少吃山楂、乌梅等酸味食物,多吃大枣、山药等具有甘甜的食物。要注意少吃生冷、油腻、高糖等容易加重湿气的食物。向大家推荐几款药食同源的食材:
薏米,可以跟赤小豆煮水饮用。也可做成薏米红豆粥、薏米冬瓜汤等。
山药,如山药排骨汤、山药小米粥、白扁豆山药粥。
另外,雨水节气可适当吃些辛温的食物,如韭菜、香椿、葱等,有利于消化功能的增强。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祛湿
汪红兵:需要注意的是,湿邪分为不同证型,不同人的体质也各有差异。例如,形体偏胖、大便黏滞、小便黄的湿热体质的人需要清热祛湿;畏寒怕冷、腹胀腹泻、疲乏浮肿的寒湿体质的人则需要温中散寒祛湿。
同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祛湿。例如,手足心发热、口干舌燥、舌质红没有苔的阴虚体质的人,使用温燥祛湿的药物或食物,会进一步伤阴,导致虚火更旺,出现烦躁、失眠等症状。血虚体质也要慎用祛湿,女同志月经量少,面色萎黄,唇甲色淡,盲目祛湿可能会耗气血,使血虚加重。有些老人小孩也不能盲目祛湿,首先应以健脾为主。
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李景南:“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这句话需要辩证地看待。饭后适度散步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所以对于餐后饱胀、胃肠动力不足的情况,饭后适当散步可以改善消化功能。但是饭后剧烈运动反而会影响肠道功能,加重肠道负担,导致消化不良。所以,饭后散步是很好的习惯,但是也应根据个人情况来适度运动,不建议剧烈活动。
饭后喝茶助消化?
李景南:饭后喝茶有助健康也不完全准确,茶叶中有些成分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增强胃肠道蠕动,所以饭后适当饮茶可能有助于消化。但茶叶中的单宁酸,虽然是一种抗氧化剂,但会影响铁剂的吸收。另外,大量的饭后饮水会稀释胃酸,影响消化功能。且浓茶有一些成分可能会对胃黏膜有一定的损伤,反而会导致肠胃不适。因此,饭后适当饮用温水有助于消化,但是避免大量饮水,茶也应适量。
洗肠可以排毒?
李景南:洗肠可以排毒这种说法更需要小心。洗肠对某一类特殊人群是有效果,比如在做结肠镜之前就应有充分的洗肠,如果肠道里有粪便会影响到肠镜的观察。但是对于不需要肠道清洁的健康人来说,过度洗肠一方面会破坏肠道微生态的正常菌群,另一方面大量水的机械性刺激会损伤肠道黏膜,反而不利于健康。
因此,很多关于消化的民间说法并非全对,所以一定要关注科学知识,不断学习,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出合理选择。适当运动、科学饮食,才是对健康最有好处的生活方式。
胃肠镜检查,哪些人需要做?
李景南:由于胃肠镜检查的普及,做胃肠镜检查的人越来越多,但临床上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做胃肠镜。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胃肠镜检查?一般分为三大类情况。
第一类情况是出现了消化道症状,如长期腹痛腹胀,或者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需要做胃肠镜检查。当出现吞咽困难、消化不良,进食后上腹不适如反复的反酸、胃灼热,建议做胃镜检查。当出现了大便习惯的改变或者便秘、腹泻、便血、黑便的情况,结肠镜检查是帮助诊断有无肠道疾病非常重要的手段。这种情况,一般要医生根据病人症状来决定是做肠镜还是胃肠镜。
第二大类是40岁以上的人群,随着年龄增加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所以即使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也建议做一次胃肠镜的筛查,及时发现早期病变如结肠息肉,早发现、早治疗,进而预防肿瘤的发生。
第三类是一些高危人群,包括有胃肠道肿瘤的家族史,或者是本人既往有结肠息肉的情况,或者一些特殊少见的遗传性的息肉病,这类人群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进行胃肠镜的检查。
如果胃肠镜检查发现病变,一定活检明确病变性质,发现结肠息肉以后一定要切除,只有切除以后才可以进一步明确病理类型。
切除以后要根据病变的性质,如结肠息肉要根据息肉的数目、大小、病理类型来决定复查时间,一般临床上是一年、三年或者五年。根据上次肠镜检查结果来决定下次肠镜的复查时间。
另外,有些结肠息肉像腺瘤有一定的复发风险,具体原因与个人情况、饮食习惯等多因素有关,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定期做结肠镜的检查。
调节脾胃的关键是规律饮食
汪红兵:中医治疗消化道疾病注重辨证论治。强调饮食是调节脾胃的关键。
首先是规律饮食,也就是说要定时定量,避免过饥或者过饱,吃七八分饱,不要吃太撑。另外吃饭一定要细嚼慢咽,避免加重胃肠负担。
第二,避免吃刺激性食物,比如有胃溃疡的人群,少吃辛辣、油腻、过烫或者腌制食品,有消化不良或者胃食管反流的人应该少喝浓茶、酒、碳酸饮料以及土豆、红薯等容易产气的食物,胃酸过多的要减少甜食的摄入或者酸性食物的摄入,比如柑橘、番茄等。
第三,要选择易消化的食物,主食以软米饭、面条为主,蔬菜以煮熟为主。另外,肠道菌群失调容易腹泻的人群,建议喝一些含有益生菌的酸奶,来帮助缓解腹胀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三个简单的调节脾胃方法
汪红兵:第一,饭后半小时左右,可以顺时针按摩自己的腹部,每次100圈左右,这样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对于缓解腹胀以及慢性便秘很有益处。
第二,选择一些穴位,比如中脘、关元,中脘是在咱们的剑突下和肚脐连线正中的地方,关元是在脐下三寸,也就是肚脐下四横指比住下横线的位置,选择这两个常用穴位,按一下然后顺时针揉三下,每次揉30-50次,每天揉两次,以感到酸胀或者发热为宜,这样能够缓解胃脘部的疼痛还是非常有好处。
第三是中药外治的热熨法,在市场上可以买到食盐、吴茱萸、麦麸等炒热,可以装入自己制作的小布袋里面,如果胃脘疼痛,可以放在自己的痛处,每次20分钟左右,每天1-2次,可以有效缓解腹部的疼痛。
春季情志如何调节
汪红兵:中医学认为情绪波动后容易导致肝脾失和,进而影响脾胃消化功能,比如生气后或工作不顺利容易出现情绪不畅、胸胁胀闷不适、食欲下降、胃部胀疼等症状。春季中医注重情志的调节,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在起居作息方面,要保持情绪平和,应保持夜卧早起,顺应大自然的气机。家里和办公室可增加绿植摆放,绿色环境有助于舒缓肝气。
增加活动的时间,多接触大自然,选择温和有氧的运动,如快走、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每天30分钟,微微出汗,可促进气血循环排除湿气。
在饮食方面,春季饮食宜多吃绿色食物,如菠菜、芹菜、荠菜等,青色入肝有助于疏泄。最后给大家介绍一个代茶饮,适量的玫瑰花、茉莉花、菊花搭配使用,起到调节情绪、保持良好心态的作用。
聚焦 我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继续呈下降趋势
2月17日,国家卫健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彭质斌介绍,当前监测结果提示,我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继续呈下降趋势。其中,流感病毒是导致近期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肺炎支原体及其他呼吸道病毒检测阳性率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工人日报客户端《乐健康》第571期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