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每天都有一群人,在车站站房夹层和房顶行走、检修

屋顶“闯三关”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5-02-18 08:35

原标题:每天都有一群人,在车站站房夹层和房顶行走、检修(引题)

屋顶“闯三关”(主题)

“这里有个螺丝松动,需要及时紧固。”2月5日上午,在呼和浩特东站南场站房夹层,贾水明猫着腰,手握24号管钳,手腕用力扭动,一个隐患消除了。

春运期间火车站人流尤为密集。候车室内每天几万名旅客来来往往,却很少有人知道,有一群铁路职工,每天行走在车站站房夹层和房顶,检查维修每一颗螺栓、每一个梁柱。

贾水明是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呼和房建公寓段高铁车间东站工区工长。呼和浩特东站车站站房夹层内供暖管道密集,自车站2011年开通运营后,贾水明就带领工友们一次次爬上距离地面近20米的夹层,进行高空作业。

90度的钢梯,每两级之间距离为40厘米,80厘米直径的护栏几乎一眼望不到头。2001年出生的王叶辰第一次作业时被吓得打起了退堂鼓。有点恐高的他,爬了没几级,额头上已沁出一层冷汗,手脚僵硬得好像“焊”在了钢梯上,胳膊夹住松不开,身体紧贴着爬梯。

贾水明看出了他的紧张,快步攀上爬梯跟在他后面,一边安抚王叶辰自己会保护他,一边告诉他攀登技巧:身体尽量贴着钢梯,手放松慢慢去探上一级钢梯,抓稳后再抬脚。王叶辰慢慢松开僵硬的右手,一点点向上够……近一个小时后,终于登顶。

“眼睛不敢往上往下看,就盯着眼前那一点地方,1米8的大个儿窝成一团虾米似的。”回想起来,王叶辰自嘲道。为了能跟上工友的进度,他多次请缨参加穹顶作业,只为熟能生巧,克服恐惧。

经过整整一年时间的锻炼,王叶辰终于跟老师傅们一样,攀起爬梯来如履平地,5分钟即可到达顶端。

进入夹层检修马道,贾水明和工友正式开始一天的工作。马道内光线昏暗,道梯狭窄、棚顶低压,活动空间非常狭小。钢结构网架错综复杂,各部位分布高低不等,仿佛置身“钢铁森林”。

贾水明只能弯腰前进,小心避开纵横交错的各种管道,拿着手电、巡检锤等工具对钢结构焊缝、螺栓球体等部位认真检查。每个焊接点下面的焊缝都要用手触摸,判断是否开裂。

修理一个锈蚀堵塞的自动排气阀门需要20分钟,就要扎20分钟马步。“没有好腰干不了这活。”贾水明笑言。

马道下面就是候车大厅,为了防止维修工具跌落发生危险,他们必须把所用工具都用绳索牢牢地绑在身上,再加上工具包的重量,每个人负重超过10公斤,一趟巡检维修下来,王叶辰常常是浑身湿透。这样的巡检他们每天要进行三次,是一项十足的体力活。

开年以来,呼和浩特迎来数次寒潮、大风天气。工区加密了风雨棚、站房钢结构、顶棚等部位的检查。当发现站房穹顶出现积雪积冰,55岁的贾水明第一时间带领工友赶往穹顶进行除冰作业。

呼和浩特东站屋顶面积近4万平方米,相当于5个标准足球场大小,而且屋面弯曲不平非常难走。

贾水明和工友把安全绳索仔细固定,然后半蹲着,手持凿冰锤、除冰铲和化冰吹风机相互配合,用力敲碎坚硬的冰块,将铲刃插入冰层与屋面的缝隙之间,使劲撬动。

冰块松动后,大家缓缓将其移至携带的塑料桶内,再用绳索将其慢慢放至地面,彻底排除滴水落冰隐患。

“穹顶上的风力比地面能高出2级,吹得脸生疼。”王叶辰边说边揉了揉发疼的脸颊。

一个班下来,贾水明步行2万多步。整个屋面巡检一遍则需要两三天。(左伟青)

责任编辑:张苇柠

媒体矩阵


  • 工人日报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