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天津经开区打造“零工小镇”见行见效(引题)
让“15分钟就业服务圈”变成现实(主题)
滨城时报记者 牛婧文 报道
■ 2024年,滨城“零工小镇”共对接企业308家次、区域规模用工企业41家次,提供灵活就业岗位3063个,完成137名零工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累计服务零工群体8581人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约2.15亿元
■ 2025年,滨城“零工小镇”将围绕“一小镇两聚集区N个驿站”的规划设计持续发力,在原有天津经开区企业用工主体的基础上,引入街道、个体工商户等用工主体,进一步辐射整个滨海新区
乙巳蛇年春节假期刚结束,在天津滨海新区已经有不少务工者告别了节日的轻松惬意,干劲十足地投入到了新的奋斗征途当中。来自山东德州的商英先就是其中之一,在滨城“零工小镇”的帮助下,他早早地就找到了一份叉车工的零工工作,精神抖擞地启动叉车,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
为从业者提供周到细致服务 滨城“零工小镇”供图
创新模式
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
在工作间隙,商英先跟工友们感慨道:“滨城‘零工小镇’介绍的零工岗位可以日结工资,早晨有车接着大伙儿去上班,晚上车送回来就能领到当天的工资。有时候中午在‘零工小镇’等活儿,工作人员还管我们的水和午饭,服务太贴心了!”
过去,传统意义上的“零工市场”一般是政府牵头建设的一个对零工岗位进行集中管理的地点,岗位大多是低端体力劳动,并且岗位整合度不够全面,人岗匹配较为单一。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去年,天津经开区利用东区第四、五大街传统人力资源机构聚集的市场优势和国家级经开区的产业优势,建设了滨城“零工小镇”,让“15分钟就业服务圈”变为现实。
滨城“零工小镇”将原有市场化劳务服务集中的区域进行统一整合、统一标准、统一规范后,引入政府的公共就业服务,建立了全方位、多维度的零工岗位资源库,突破了传统零工市场以装修工、电工、瓦工、搬运工等基础性岗位为主的模式,依托天津经开区制造业企业聚集的优势,进一步扩大零工岗位覆盖面。同时,“零工小镇”还可以为求职者提供多样化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用以提高就业竞争力,适应岗位新需求。
贴心服务
送到用工单位和求职者身边
“滨城‘零工小镇’可以为零工从业者提供全年无休的服务。我们会通过电话、微信群、公众号、小程序等线上线下渠道发布用工需求,把有意向的零工送到企业面试,一般只需要1至2天,就可以实现零工到岗。除了原本积累的用工单位资源之外,我们还积极与街道开展合作,并拓展个体工商户等新的用工单位,有效扩大了服务覆盖面。”滨城“零工小镇”运营方天浩人才总经理卢振省告诉记者,“零工小镇”不仅可提供车接车送、低成本劳保用品、代发工资等服务,还为长期工准备了免费住宿,工人们只需要分摊水电费就能在入职当天办理公寓的入住手续。这些细心、暖心的服务,有效解决了零工求职者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更加心无旁骛地在滨海新区奋斗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去年,滨城“零工小镇”共对接企业308家次、区域规模用工企业41家次,提供灵活就业岗位3063个,完成137名零工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累计服务零工群体8581人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约2.15亿元。2025年,滨城“零工小镇”将再接再厉、善作善成,围绕“一小镇两聚集区N个驿站”的规划设计持续发力,在原有天津经开区企业用工主体的基础上,引入街道、个体工商户等用工主体,进一步辐射整个滨海新区。同时,“零工小镇”还将“靠前服务”,打造“就业驿站”,把服务送到用工单位和求职者身边,并计划每月至少安排一场针对零工和用工主体的招聘活动。此外,滨城“零工小镇”还将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吸引更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入,完善求职登记、技能培训、政策咨询、劳动维权等服务板块,持续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助力零工市场更加集约化、规范化发展。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